新生兒出生後的前6個月,由於胃腸道還未發育成熟,所以經常會出現腹脹,腸絞痛,以及病毒或者細菌感染引起腸胃不適。
腸胃不適是嬰兒最常見的哭鬧的原因,嚴重的腸絞痛會讓嬰兒出現爆發性的難以安撫的長時間哭鬧。
在排除疾病狀態後的腸胃不適,家庭護理很重要,可以幫助孩子緩解痛苦,安撫哭鬧。
不少寶寶都有腹部脹氣的現象,出現脹氣的原因有許多,一般有以下幾個。
寶寶以奶瓶餵食時,吸吮如果太急容易吸入過多空氣,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或瓶身傾斜時,空氣也會經由奶嘴縫隙讓寶寶吸入肚內,以及寶寶過度哭鬧也容易導致脹氣。
分為單純功能性的稱為「假性腸阻塞」,和腸胃道真正缺乏神經節的「先天性巨腸症」。這類問題的嚴重程度不同,可從慢性便秘和腹脹到嚴重嘔吐觀察,可以是暫時或終身的。
腸道因糞便堆積,使產氣的壞菌增生,或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腸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產生大量的氣體。
健胃整腸的腹部按摩,緩解寶貝肚子脹
先讓寶寶以舒服的姿勢平躺下來,一手貼在寶寶肋骨下方的上腹部往下滑到雙腿。
另一手也以相同的手法輪流滑,並視寶寶的接受程度,慢慢增加力道。
雙手拇指放在肚臍兩側,由中心向外平行分推開來,力道要慢、緩、柔、圓,以緩解寶寶的脹氣和便秘問題。
雙手以肚臍為中心,分別以左手逆時針,右手順時針方向在臍周緩慢按摩。
由寶寶的右腹上方平行滑到左腹上方,由滑到下方,好像是寫出一個倒的「L」。
由寶寶的右腹下方往上滑到上方,再滑到左下腹,好像是寫出一個倒的「U」,如此的連續動作,可幫助寶寶排氣與放鬆,可視寶寶的接受程度進行數回。
這些方法也很有效
你可以幫寶寶做蹬自行車的動作,藉此排出腹部多餘氣體。讓寶寶仰臥在床上。
輕輕地交替屈伸寶寶的雙腿,仿佛他在騎自行車一樣。這個動作能移動被困在腹部的氣體,緩解腹部不適。
趴著使寶寶體內的氣體更容易排出。能夠很好的控制頭部,可以抬頭的寶寶,可以翻身趴著及撐起頭部時,可以自己趴在床上。
小嬰兒頸部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頭部,可以讓嬰兒趴在大人的身上,或者趴在腿上,拖住頭部。讓他趴一會兒,有助於緩解腹部氣體造成的壓力。
在兒科醫生的批准下,你可以喂寶寶吃藥,緩解消化不良及腹痛。你可以用的藥物包括:西甲矽油滴劑,飯前給寶寶服用一點,可以減少腸道氣體形成。
如果寶寶吞入空氣,或是特定食物或奶粉導致他消化不良,這個口服滴劑能減輕脹氣症狀。它能分解氣體,使氣體更容易排出。
這些滴劑能有效減少被困在消化系統的氣體。遵循產品包裝上的指示,或是向醫生諮詢寶寶需要服用的正確劑量。
如果寶寶是便秘引起的腹脹,可以使用開塞露或者甘油栓刺激排便,可以緩解脹氣。
加輔食之後的寶寶,已經可以吃固體食物,不妨讓他們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
逐漸增加這些食物的攝取量,分成小份量喂寶寶吃下。纖維幫助調節消化系統,增加糞便體積,推動消化道裡的食物前進。
如果症狀持續,而且經常復發,請帶寶寶看醫生。嬰兒厭食或者消化不良會出現如下症狀:
每次飲食後吐出大部分或者全部食物;每天8次大便以上,大便很稀,便中帶血;出現嚴重的皮疹。
如果寶寶經常腸胃不適,試了各種療法後也沒有得到改善,必須留意以下症狀,
糞便帶血或膿;糞便顏色深;持續排出綠色糞便;腹瀉和嚴重腹痛;口乾舌燥、沒有眼淚、尿液顏色深及昏睡均為脫水的跡象;一直腹瀉及嘔吐,持續至少8小時;發高燒。
發高燒加上腸胃不適是許多疾病的症狀,比如食物中毒及感染。最好立刻帶寶寶去看醫生,獲取適當的診斷與治療。
這些症狀意味著寶寶面臨比脹氣更嚴重的問題,比如食物過敏、腸道阻塞或食物中毒。
如果你認為寶寶誤吞有毒的東西,像是藥物、植物或化學劑,並出現嘔吐和腹瀉等中毒症狀就,及時去醫院就診。
父母需要儘快帶寶寶就醫治療。腹部脹氣雖然很常見,但是絕不能掉以輕心。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