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阻礙孩子長高的事90%的媽媽都還在做!!!

@ 2017-11-02

家長注意,這些事情會影響寶寶長高!

回復「愛你」送你一個特別推送

在看《爸爸去哪兒》的時候,看到嗯哼在和Jasper比誰大,嗯哼雖然比Jasper小,卻長的比他還高。看到這裡,媽媽們就有些坐不住了。

為了自家孩子能長高點,紛紛在後台留言跟我說:王榮輝老師,趕緊說說說說這身高的問題啊!我家孩子可一定要長的高一點啊?"

孩子高不高,奧秘你看這

孩子能不能長高,和骨骼的生長潛力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而骨骺線就是與生長潛力非常有關的一個標誌。當胎兒在媽媽體內時,大部分的骨骼都是軟骨成分,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證胎兒可以順利從媽媽體內產出。

隨著各個軟骨里骨髓腔的形成,新生兒軟骨的血管越來越豐富。人體大部分的骨都不是無中生有,都是先形成軟骨,再在軟骨的基礎上骨化成較硬的骨骼。

爸爸媽媽們都希望孩子以後是大高個,有雙大長腿,只要是能讓孩子長高的方法,恨不得都輪著來一遍。但是,盲目的增高,可能影響孩子正常的身高發育,甚者會帶來負面的效果。

1遺傳無法變,後天更重要

姚明的爸爸身高2米10,姚明2米26,姚明的女兒3歲已經1米多了。這些說明什麼?對,遺傳的作用。科學界根據遺傳學的相關知識總結出了孩子身高的公式:

男性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7.5cm;

女性成年身高=〔(父親身高-13)+母親身高〕÷2±6cm

由此可見,雖然有遺傳的作用,但孩子的身高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家長也不用因為自己身高不高而煩惱,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幫助孩子發掘出長高的潛力。

2吃得越多,長得越快?

補充營養是最常見幫助孩子長高的辦法。的確,均衡、充足的營養,是孩子成長發育最基礎的原料。但是要避免一個誤區:並不是吃得越多長得越快!

孩子感覺餓的時候,正是促使大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的時候,成長激素會幫助孩子的骨骼成長。要是一直吃得太飽,孩子很難感覺到飢餓,自然就會減少生長激素的分泌。

3睡多長高有根據

充足的睡眠是幫助孩子長高的重要推動力,生長激素在睡眠中的分泌量極高,達到平時的三倍。而且,孩子睡覺時全身的肌肉和骨骼都處於鬆弛狀態,關節和骨骼能夠得到更好的發育。

要想長得高,運動少不得

孩子進行適量運動,可以有效地促進生長發育和體質的變化。運動不僅可以幫助人體骨骼的生長,讓骨骼變得更長更粗,增加骨密度。還能把肌肉纖維變粗,從而增強肌肉的力量、速度以及耐受力。

1、多趴、多爬

0-6個月是孩子的黃金俯趴期!8-12個月時期的手膝爬行,對孩子的腰椎生理彎曲的形成非常重要,脊椎制直立肌的發育會直接影響腰椎生理彎曲的形成,孩子3個月後腰部抬起的俯趴有利於脊椎直立肌的發展。

還沒給孩子趴的趕緊趴!強烈建議剛出生的孩子每天清醒時儘可能多趴幾次,4個月的孩子每日俯趴時間不應低於1.5小時!從6個月到13個月,孩子的爬行時間最好不要低於500小時!

2、多游泳、多攀爬

如果你家寶寶即沒怎麼趴過,又沒怎麼爬過,那一定不嫩個錯過最佳的補救機會:多游泳、多攀爬、多懸吊!

蛙泳和蝶泳對於身材的塑造都有積極作用,攀爬不僅可以鍛鍊身體的協調性,也可以很好的鍛鍊背部、臀部和腿部肌肉。

極力向媽媽們推薦游泳這項運動,因為游泳的好處真的太多了:促進孩子的觸覺發展;促進孩子的肢體協調;促進孩子的脊椎發展;更甚者會促進大腦整合能力;最表面的是游泳能使身材會更修長。

我家跳妞每周有4天會游泳1.5小時,至少1200米。她也非常享受在水裡自由自在的感覺,她說覺得自己是一隻小海豚。

毀壞孩子長高的動作,快停止1、「W「坐姿

一般由於髖關節的肌肉比較鬆弛,爬行期間的孩子經常會呈W坐姿。但是孩子可以獨立行走後就應避免這種坐姿,以免影響腿型和行走姿勢。

如果孩子已經持續「W」坐姿一段時間 ,他的雙腿和背部肌肉會因為沒有得到拉伸而有緊繃感,王榮輝老師建議可以用「印度」坐姿進行糾正。

如何用「印度」坐姿進行糾正"W"坐姿?

「印度」坐姿:坐下時雙腿盤在身體的前方,膝蓋向外彎曲,從每天幾分鐘開始逐漸增加時間。這種姿勢是孩子每天最好的練習,重力會幫助拉伸大腿內側的肌肉。

有些孩子在練習「印度」坐姿時可能會覺得困難,坐著時候有些駝背或者身體向後倒,那是因為長期的「W」坐姿讓他們身體的某塊肌肉繃得太緊,不能適應正確的坐姿了。

父母可以讓他坐著的時候背靠著沙發或者家具,幫助放鬆其背部肌肉,並為他講講故事陪伴他,分散他對身體不適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的問題比較嚴重,應該及早找兒科正骨醫生或者理療師來幫

助修復。

2、過早獨坐

很多父母迫不及待的讓孩子坐:看,才100天就「被坐」,搖搖晃晃的孩子的頭都快彎到腳丫上了。事實上還沒有經歷過大量俯趴和爬行的孩子的頸部和背部肌肉、頸椎和脊椎都不夠堅實,不足以支持他們碩大的頭部。

如果讓孩子獨坐,很容易造成孩子含胸駝背、脊柱側彎、雙肩不平。因此,一定要等到孩子的脊椎和背部肌肉具備了獨坐的充足力量後,再讓孩子獨坐。否則早坐幾個月、駝背一輩子!

3、踮腳走路

除了跳芭蕾的時候,其他的踮腳走我還真沒看到過好看的。都是身姿向前傾,時間長了會影響挺胸抬頭,再者,孩子脖子前傾後,整體的身高會比正常身高稍矮大約2-4厘米的差距。

寶寶在不同階段、不同情況下的踮腳走性質是不同的,因此要仔細分析,不同的情況處理方法都不一樣。

爸爸媽媽都看到啦,孩子的生長發育的每一步都是環環相扣的,只有我們做好每一步,他們才能成長得更好更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