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死後,兒媳不管喪事,直到一個人來後,她悔得直接暈了過去

@ 2017-10-30

 

繡林村的壽星九老太今晨咽氣了,人都這麼老了,沒病沒痛的死了也算上輩子積德。本該家裡老人死了,後生的應該處理好喪事,可是九老太的大兒媳春霞卻不幹了,扯著鼻子罵九老太是個騙子,不知為什麼,一肚子氣跑回了娘家。

好在九老太還有個小兒子,小兒子和媳婦阿秀幫忙操辦了喪事,九老太才得以火化。可是這喪事到了那個禮數,春霞不回來哭喪也不合規矩啊。於是阿秀和輩分高的長輩去了一趟春霞的娘家,想要把春霞請回來。但春霞就是鐵了心,破口大罵,說婆婆生前整天的在自己家裡騙吃騙喝的,她作為兒媳婦,已經做的夠了,讓村裡把喪事全都交給阿秀辦,一應花費也全都有九老太太的小兒子承擔。

總之,好說歹說,春霞就是不願意回來。

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切還要從春霞嫁入這個家開始說起。

春霞自打嫁入這個家後,就對九老太服侍的非常周到,很得九老太歡喜,在九老太哪裡得到了許多甜頭。反而阿秀為人本分老實,不像春霞那麼會做人,所以在九老太還能走能動的時候經常向著春霞家,還背里說倆個媳婦,阿秀最不聽話。

但是到後來,九老太太年紀越來越大,身體走動不方便,也幫不了春霞家什麼忙,僅有那些首飾也全送給了春霞。春霞發覺在九老太身上已經不能撈到什麼油水了。於是她就對九老太不好了。

後來就乾脆跟阿秀家攤開話說,自己養了婆婆這麼多年了,也該到你們家接手了。阿秀家裡雖然不像春霞家有錢,但是她是個老實孩子,說婆婆跟著自己,自己吃什麼,婆婆就吃什麼,就把九老太接回了自己家裡,任勞任怨的服侍了好幾年。

小兒媳家裡本就不富裕,自己還給她家添累贅,九老太就很不好意思了,以前還總覺得阿秀不夠伶俐,心裡老向著春霞。到最後人將死,才看清了人心。

可偏偏這九老太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她每每想到大兒媳這般對自己就又傷心又生氣,於是她就開始逢人便說,誰給自己養老,自己存下來的私房錢就留給誰。

村裡人一開始也好奇,這九老太這輩子好像沒多大本事,怎麼還會有私房錢,後來輩分高一些的老人就插嘴說,「九老太舊時的男人在外頭做過生意,有一筆錢,後來因為錢多經常去鬼混,身體扛不住,拿著酒瓶就暴斃在酒鋪里了。估計那筆錢就自然落在九老太哪兒了。」

這話很快就傳到了阿秀耳里,這孩子很不好意思。她找到婆婆,說自己並不是惦記婆婆的錢,只怪自己不孝,這麼多年,讓婆婆跟著自己受了不少苦,以後想吃什麼就跟她說,她儘量給婆婆做。

九老太就只樂呵呵的,安慰香秀一番,誇她是個好孩子,然後跟她說,不用她做,會有人爭著給她做,她馬上就要去享福了。

果不然,第二天大兒子和春霞就上門罵阿秀虐待婆婆,沒給婆婆好吃好喝,連哄帶搶的,把九老太太直接給架走了。

從此,九老太又住進了大兒媳家裡。

春霞一直都惦記著九老太的存款,非但不敢得罪婆婆,還總獻殷勤。她每次問起存款的事情,九老太九拍拍貼身的帆布包說,好好存著呢,等以後自己百年之後,就會拿出來了。

這帆布包,老太太睡覺的時候也總不離身,春霞一直覺得錢就放在帆布包裡面,只是很多次都沒找到機會要過來看一看。

後來九老太悄無聲息走後,春霞第一個發現。近水樓台先得月,九老太剛過世,春霞就迫不及待的去翻婆婆的遺物,卻忽然發現,帆布包里,平時跟個寶貝似得藏著掖著,卻什麼都沒有。這顯然就是這老婆子唱的空城計,騙自己好生養著她,所以春霞才氣得撒潑回了娘家。直到阿秀家出了錢處理好九老太喪事後,春霞才回到家裡來。

又過了幾天,村裡來了個一身西裝的律師,把阿秀家和春霞家都喚到了村長那兒,說要分配九老太的財產。人到齊後,律師一本正經的宣讀遺囑,內容也很簡單。

與九老太存款共二十餘萬,因為倆個兒媳都盡了贍養義務,所以遺產分配按照如下方式分配:第一,兩個兒媳婦為受益人。第二,按照兩個兒媳婦是否參加自己葬禮和承擔相關費用進行分配。第三,如果其中一方不參與,則遺產全歸另一個兒媳所有。

春霞一聽,就懵黑了眼,暈了過去,原來九老太並不是騙她,而是早已分配好了財產,而且歸西那一刻,還留了一手去考驗兩個兒媳。

【故事完】圖文無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