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輪流踢爆 !! 納吉車大炮 錢從哪裡來? 年年預算案承諾都沒全部兌現,今年預算案又來騙人 ~~

@ 2017-10-30

 

2017年10月29日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於週五公布2018年財政預算案,宣布多項利好消息,包括提供1500令吉的津貼予公務員、增加零消費稅項目、可徵稅收2萬零1令吉至7萬令吉者將獲所得稅降低2%等;同時,政府也宣布多項前所未有的政策,包括2018年之2022年之間的新生兒皆可獲200令吉的儲蓄基金、僱主可直接聘僱女傭、建議私人界將婦女產假從60天增至90天等。

大部分網民表示,這份財政預算案看似全民受惠,其實真正獲益的只是小部分的人士,例如,政府廢除的4個大道收費站並不是一般民眾常行駛的收費站等。

網友Avtar Singh稱,「不認為這份財案真正地對症下藥。日趨嚴重的是通貨膨脹的問題。政府應降低首購族購房的價格,鼓勵發展商建造更多低成本的房屋和公寓,並售予馬來西亞人,而不是外國人。對我來說這份財案弱得不得了,沒有驚喜之處。」

應取消消費稅

巫裔網友Maza Iraz指出,「親民的做法應該是取消消費稅。是因為有了消費稅,政府才會接二連三地降低個人所得稅。一個薪水2萬令吉的人不再需要給那麼多的所得稅,閒錢就會多起來;閒錢多了就會去添購不必要的物品,同時付更多消費稅。」

印裔網民Vinad Rati無奈地說,「這對我和其他私人界退休人士來說根本不是好消息。汽油價格呢?生活成本呢?助學金呢?隻字未提。這份預算案了無新意。」

網友Ahmad Ibrahim擔心,「預算案如同紙上談兵,錢哪來呢?國家的收入只有2398億令吉,開銷卻高達2802億令吉,這不是入不敷出了嗎?」

網友Fahrudeen Najumudeen指去年的財案承諾都還未全部兌現,「去年政府宣布,我國的寬頻網速將上升一倍,每月的月費將減低一半,到底要何時才能實現?」

網友GIlban Ilran也透露,「我在社會發展部為政府工作。政府在3年前的財案承諾將在撥款非政府組織5000萬令吉的津貼,我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去追討這一筆錢,但首相署及財政部都無法告訴我這筆錢在哪裡。」

降個人稅杯水車薪

2018年財政預算案,獲網民最多關注的包括政府降低2%個人所得稅及延長高等教育基金(PTPTN)償還折扣期限的宣布。對於所得稅,網民認為,這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對於PTPTN,網民則表示,這已不知不覺地成了反面教材。

網友Tai Yee Shian稱,「降低2%的個人所得稅,然後每星期油價上漲1、2仙,早就把這2%給掙回來了。中等收入家庭所繳付的消費稅遠比區區省下300、1000令吉來得多。」

網友Jeremy Tankh計算,「若以每個月掙3500令吉至4000令吉來說,年收入就是5萬令吉,一年的可徵稅收入即是少於600令吉,也就是每個月不超過50令吉。以4000令吉的月薪而言,每月開銷必定不少於3000,我需要給的消費稅6%就是180令吉。180令吉的消費稅,相比只省下不到50令吉的所得稅,根本不成正比。」

網友JHao Brandon稱,「在2017年財案後全數償還PTPTN者可獲15%回扣,2018年全數償還可獲20%回扣。這是一種鼓勵人們延遲還款的方式嗎?我們已經開始把交通罰單等都攢起來,等到優惠期一次過付清。2019年財案是不是會回扣25%呢?欠錢還錢本來就是天經地義,哪有債主開恩豁免零頭之事?」

網友Eddy Teng認為,「這真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決定。PTPTN本來就是為了給下一代提供教育費,久而久之將不復存在,因為政府收回來的錢越來越少。這個不還款的問題不僅沒有獲得解決,甚至會在未來製造更大的問題。你會看見很多人想要貸款PTPTN但是被拒。」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