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妻子逛超市,看到一個小孩把試喝牛奶的紙杯扔到地上,爸爸媽媽嚴厲地讓她撿起來,說一定要扔到垃圾桶。小孩子哭著說這裡沒垃圾桶,爸媽說:「沒垃圾桶也不能扔地上,那就一直拿著,我們待會兒出去找到垃圾桶再扔。」
我當時心裡想這樣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怎麼能不優秀?一個孩子的教養,其實是父母家庭教育成功與否的綜合體現,也決定著孩子一生的行程。有些家長總在說,平時教育孩子多麼用心,孩子多麼懂禮貌、有家教,其實別人並不一定這樣覺得。
而事實上,一個人教養體現在很多不注意的細節上,這些細節才是看你家庭教育到不到位的關鍵,而有的時候就是因為一個細節錯過了一個大好的機會。
在昨天的一篇《一頓飯,看出孩子未來的發展!》推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去某外企應聘工作,因為筆試分數高,被邀參加公司高管出席的面試飯局。在飯局中,這個新人高談闊論,唾沫星子橫飛,視其他客人為無物,令人大失所望。最後,公司告訴他:雖然他能力優秀,但是不懂得尊重別人,沒有教養,不能錄取他……
俗話說,人有教養行走八方,無教養寸步難行。而教養,與貧富無關,只關乎生活的細節。
小編就羅列了一些常見的體現教養的條禮儀,請家長們來學習且驗收一下,看看你家的教育成果究竟怎麼樣吧。
1、當問別人話的時候先說「請問」,獲得別人幫助時,要說「謝謝」。
2、有禮貌應該時對所有人,無論是師長、領導、餐館服務員,或者路邊撿垃圾的老者。
3、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坐下後不要抖腿。坐椅子不要翹起來。
4 、不要隨便打斷大人們的談話,除非真的有急事需要跟某人說話,最好先說一句「打擾了」。
5、當別人和你交談時,眼睛不要四處游離。
6 、如果在做一件事前拿不定主意,先去徵求父母或老師的意見和許可。
7、不要揭別人的短處,不隨便傳別人的壞話。
8 、不要對別人品頭論足,當然稱讚他人的外表是必要的。
9 、當別人向你問好時,記得禮貌回應,並且也問候他們。
10 、在朋友家做客時要向朋友的父母表達感謝。做客時不要隨便翻動主人的東西。不要坐在人家床上。
11 、進房間前先敲門。最後一個進門時,記得隨手關門。
12、別人給你倒水時要用手扶著,以示禮貌。
13 、打電話時先講「[您.好]」,然後講明自己是誰,然後再找自己想要找的人。而不是一開口就問XXX在嗎。掛電話時,不要急著掛,要等對方先掛。
14、如果在聽音樂,跟別人說話時要摘掉耳機。
15 、坐扶梯時,自覺靠右邊站。(左邊是留給有急事的人快速通行的)
16 、不說髒話、不要對人口出惡言。
17、用餐前(長者先,幼者後),家人各就各位,全家人坐定後,方可動筷;不要揮動餐具指人,且不要在餐盤亂翻。用餐過程中,隨時保持桌面的整潔;吃飯要端碗,不要筷子敲餐盤、碗。
18、退席時要將殘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內,坐椅放正,向同桌上告退說:「請慢用,我先走了」。
19、遞給別人剪刀、水果刀等鋒利工具時,柄朝向對方。
20 、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嘲笑別人,這只會顯示出你自己的軟弱,對被嘲笑的人來說也是件殘酷的事。
21、看演出時就算再無聊也要保持安靜,看電影前記得手機調成震動模式。
22 、撞/踩到人的時候要立刻說抱歉。
23、別人批評你時,即使他是錯的,也不要急於辯駁,等大家冷靜後在解釋。
24 、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要遮住嘴,並且公開場合不要摳鼻孔。
25、進出公共場所的大門時,如果後面有人,請扶一下門。
26 、看到父母、老師或者鄰居在忙什麼的時候,問一句能不能幫手。幫忙的過程中你也會學到一點半點東西。
27 、當大人請你幫忙做什麼事的時候,別抱怨,記得帶著微笑去完成。
28、做事情要適可而止,無論時吃喜歡的食物還是鬧脾氣。
29、得到他人幫助,記得說謝謝,這樣他們下次也會樂意幫助你。
30、公共場合切忌大聲交談,尤其坐火車時,因為車廂空間密閉聲音會被放大會更吵,雖然其他乘客不說,但他們心裡對此都是很厭惡的,別再以年齡小不懂事為藉口了。
教育的本質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養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而父母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如果想要孩子變成一個有教養的人,父母首先也是最重要要做的事是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正如《禮記·大學》中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為人父母,既然給了孩子生命,那就不該讓孩子的人生輸在父母手上。而好的教養,是父母給孩子一輩子最好的財富,您說呢?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