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世青賽愛羽客菜師兄看到了不少有才華的新秀,之前關注了一位日本少年《 日本超新星丨16歲少年的「聰明」球》,今天帶來一位同樣個性十足的泰國少年:昆拉武特。這個看起來有些稚嫩少年有驚無險的戰勝了大他兩歲的大馬未來之星。
一、不正面為敵,喜歡「繞」彎子
(1)網前變化
(紅衣殺球+擋中路+突然分對角)
(紅衣防直線+突然放對角)
(紅衣網前連續勾球+殺直線)
相較對手直來直往的球路,泰國少年很喜歡在網前加入對角的線路。在師兄看來這並不是泰國少年網前技術領先,而是意識的不同。從前兩局來看,大馬少年的網前其實更細膩,擦網和滾網的機率都很高,但在線路轉化這個點上泰國少年更大膽,更有心。
二、得分手段豐富
(1)抓發接發
(紅衣接發擋對角+抓正手抽殺上網)
(紅衣發接發攔殺對手的推球)
泰國少年這種半場攔殺的球讓愛羽客菜師兄想起了一位香港的新秀:李卓耀。香港教練曾經評價李是機會主義者。這個評價同樣適用於昆拉武特。
大馬梁俊豪的進攻更多來自於實打實的強攻,很少有這種不依靠消耗,「偷雞摸狗」的抓球。
(2)斗線路
(紅衣高遠斜線+突然殺回馬槍)
(紅衣接殺分邊線+殺大對角)
在進攻線路的選取上泰國少年是非常有心的。尤其是「殺回馬搶」這個套路的應用給對手製造了很大的麻煩。據愛羽客菜師兄觀察,大馬少年後一局半體力有所崩盤的一個關鍵點就在於魚躍救球消耗過多,導致腿部的移動有些問題,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泰國少年球路組織的詭譎。
(3)注重進攻連貫
(紅衣連續殺追身+殺反手)
(紅衣殺上網,步步緊逼)
年齡畢竟小兩歲,在殺球這一板的絕對力量和穿透的效果上,泰國少年明顯不如大馬少年。但正因為強攻能力相對的短板,導致了泰國少年更注意進攻的連貫,雖然一拍化作多拍,但進攻的得分效率還是剛剛的,
(4)技術手段組合合理,進攻有層次變化
(紅衣打吊結合)
(紅衣吊打結合)
泰國少年進攻還有一個顯著特色就是不會一味「死殺」,往往在殺球中加入吊球的變化,或在吊球中融入突擊的提速。
(5)頭腦清醒,被動球應變能力強
(紅衣接殺+接撲)
(紅衣接吊倒地+快速起身反擊)
這種被動局面的擺脫,更多的是體校了泰國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永不放棄的拼搏精神。
彩蛋
(開始表演)
(年齡小,氣勢卻足,有點前輩蘇卡穆約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