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夜裡頻繁哭鬧,媽媽該不該堅持喂奶??

@ 2017-10-28

夜奶一直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小寶寶夜裡總醒,哭鬧不停,不喂奶很難睡著,總喂奶卻會累壞媽媽,還可能催生各種問題。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夜間喂奶的諸多隱患吧。

夜間喂奶最常見的4大壞處

1、晝夜顛倒

總是在夜裡喂奶,就可能讓寶寶養成半夜進食的習慣,每天夜裡都得喂。時間一久,寶寶身體沒好處,媽媽倒累垮了。

2、迷糊喂奶

因為小寶寶的進食是不分晝夜的,所以往往只要夜裡有哭鬧,媽媽就會迷迷糊糊地去喂奶。此時,一個常見的隱患是,寶寶很可能在吃奶中重新睡著,如果媽媽也是半睡半醒,就可能阻礙寶寶正常呼吸,甚至引發意外。

3、過度喂養

在精神狀態差的時候,媽媽很難控制寶寶的吃奶量,很容易喂得過多,導致寶寶過度肥胖,不利於生長發育。

4、易長齲齒

在乳牙生長期間,尤其要注意避免夜間喂奶。剛長出的乳牙是很脆弱的,夜間也不適合清理寶寶的口腔,時間一長就容易導致齲齒,不利於寶寶牙齒生長和口腔健康。

總之,對待寶寶夜裡哭鬧,媽媽不能總是心軟,一哭就喂奶。否則,就會使寶寶形成夜裡哭就有奶喝的意識,養成喝夜奶的習慣。

從什麼時候起,媽媽就無需在夜裡喂奶了?

當寶寶長到4到6個月時,食物攝取就不僅僅局限於母乳或配方奶了,要額外添加輔食。食物的變化會使寶寶的睡眠更有規律,晚上睡眠時間增加,媽媽們就可以開始斷夜奶了。

在這個階段,如果寶寶還需要夜間喂奶,就要注意奶量,如果與之前相同,就說明寶寶的進食量不夠,應繼續夜間喂養。如奶量較少,只是習慣性的,就可以通過將時間延後的方式逐漸戒掉夜奶。

戒斷夜奶要用科學的方式

1、活用奶嘴

寶寶夜間哭鬧並不等於飢餓,而是需要通過吸吮找到安慰,所以可以用奶嘴來代替喂奶,或使用其他方法轉移注意力。

2、有計劃地減奶

戒斷夜奶是要有計劃的,一般從寶寶出生第4個月起,就可以在夜裡少喂一頓奶,然後慢慢減少次數,從4次到3次,一點點遞減,讓寶寶慢慢習慣。

等到添加輔食後,可在睡覺前的一餐給寶寶多吃輔食,增加飽腹感,減少餓醒的可能。

3、調整睡眠時間

寶寶的睡眠周期一般在60分鐘左右,一個周期結束就會自動醒來,如果沒有飢餓或排便的需要,就會自動轉入下一個睡眠周期。

5個月左右的寶寶每天平均睡眠時間為14小時,在此期間,其特點是夜間不吃奶,能持續睡6小時以上。

4、推遲睡前喂食時間

如果能將臨睡前的喂奶時間延後到晚上10點左右,讓寶寶吃飽,夜裡就基本無需喂奶了。

即便寶寶在凌晨醒來,也不會感到飢餓,媽媽只需要喂點水喝,耐心等哄哄他(她)就行了。形成習慣後,寶寶就能連續睡眠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