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0-28
10月24日,中國外匯交易系統發布重磅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為俄羅斯盧布和中國人民幣金融業務建立PVP(支付對支付)支付系統。
毫無疑問,此舉是中國建立人民幣國際體系的重要一步,並一舉抵消美元對中俄(準確來說是俄羅斯)貨幣及經濟的影響。
從全球外匯市場角度來講,美元仍是國際交易的主要貨幣。在沒有PVP之前,一國與另一國貨幣實現兌換,需要先買進美元,然後再通過美元與他國貨幣交易。如此,兩國貨幣交易必然受美元浮動匯率的影響,而美國也可以通過QE來人為製造美元強弱。
中俄建立PVP系統,是俄羅斯經濟史的一次重大突破。俄媒稱:
美國致力於損害中俄貿易,這不足為奇,畢竟其規模和總量正迅速變得非常可觀。到今年12月,兩國貿易額將達800億美元,同比增長30%。但決定建立新的支付系統不僅是受到這一事實的影響。
其實,俄羅斯媒體對PVP的評價略顯中庸。在月子看來,這玩意不僅是人民幣打破現有體系的拐點,也拯救了俄羅斯的經濟。歷史上,俄羅斯經濟沒少被美國玩兒殘。
俄羅斯修煉《葵花寶典》
忽悠,是政治的必修手段。當一個國家級忽悠碰上了一個世界級忽悠,劇情就非常精彩了...
葉爾欽,俄羅斯第一任大統領,這貨忽悠功夫可是一絕。當年在蘇聯政變中,這貨跨上坦克車,對著政變軍隊一頓吹噓,直接忽悠得他們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可當他遇到把蘇聯都忽悠垮的美國人,功力還是略顯不足啊。
俄羅斯剛獨立的時候,經濟又糟又亂。葉爾欽面臨著一大堆要死不活的國企,外加近萬億盧布的內債和1200億美元的外債。當時莫斯科一個勁的想往歐洲蹭,可歐盟自身都還沒理順,見到葉爾欽跟遇上瘟神似的,直接甩了一句:這盤我不接!
歐洲拒絕之後,葉爾欽只能把寶押在美國身上了。白宮那幫大忽悠也不含糊,一記「休克療法」獻給葉爾欽,忽悠得老毛子拿刀把自個給閹了。
說真的,月子一直覺得這個「休克療法」擱中國應該叫《葵花寶典》。它的核心要領大概是這樣的:
實行緊縮的金融和財政政策,壓縮政府開支,取消補貼,放開價格,實行貿易自由化,通過貨幣貶值實現匯率穩定,進一步改革行政和稅收制度,將部分公營部門和企業民營化,重新安排債務和接受外援等等。
以上是百度百科的解釋,月子總結起來就八個字兒:「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當年玻利維亞因為體量小,bug也不多,他把自個閹了後還真練就了《葵花寶典》。換俄羅斯自宮後,局面就比較慘了,神功不成,武功還盡廢。當然,這並不是《葵花寶典》不厲害,而是美國給的《葵花寶典》本來就是一個天大的陷阱,葉爾欽還傻乎乎的往裡面跳...
美版《葵花寶典》大致有三個步驟,洗刀:開放物價;消毒:狂印鈔票,貶值盧布;自宮:大規模私有化。按照玻利維亞的玩兒法,是通過遏制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來遏制通貨膨脹,在短時間內回復經濟生產。在這一系列政策中,行政干預手段是修煉成功的前提。
老毛子在修煉的時候是有行政干預,可關鍵是能否生效?事實上,俄羅斯剛修煉《葵花寶典》的時候,很多官員和商人都被西方情報機構策反了,政府的政策到了下面要麼敷衍了事,要麼置之不理,最終結果就是越修越廢。
開放物價導致產品價格拉高十幾倍;大規模印發盧布引得貨幣貶值,國民財富被蒸發;而大規模私有化則讓俄羅斯貧富差距愈發嚴重,政府公信力嚴重降低。
修煉《葵花寶典》的失敗使俄羅斯GDP幾乎減少了一半,總量只有美國的1/10。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燃料、電力和冶金工業成了民族經濟的關鍵部門,其比重在GDP中約為15%。這種變化催生了大量壟斷寡頭,也導致了俄羅斯的經濟結構過於單一。
雖然老毛子被折騰的很慘,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至少普京明白了一個道理:千萬別聽西方的忽悠。
被做空的盧布
普京執政俄羅斯之後,俄羅斯經濟走勢拉高,但好景不長。
2013年,「阿拉伯之春」引發的地緣政治革命達到高潮,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對俄羅斯發起了戰略衝擊,並配以經濟戰爭打擊俄羅斯。
所謂「殺人誅心」「蛇打七寸」,美國要對俄羅斯進行有效的經濟絞殺,就要從俄羅斯經濟的薄弱點出手。「經濟結構過於單一」,就是俄羅斯的薄弱點。
俄羅斯財政收入有52%來自油氣出口,其油氣出口占出口收入總額的68%。經濟過於依賴某個產業,一旦該產業崩盤,整個國家立馬會陷入經濟危機之中,美國正是通過這個手段來打擊俄羅斯的。
2013年,沙特威脅普京放棄敘利亞無果,隨即與歐佩克增大石油產量,拉低全球原油價格。美國緊隨其後,解禁國內原油出口限制,國際油價繼續跌,一度逼紅40美元/桶的關口。說白了,沙特與美國這是通過壓低石油價格逼迫俄羅斯讓步。
前文提到過,俄羅斯經濟主要來源是油氣出口。受國際油價下跌和美歐制裁影響,俄羅斯經濟普遍不被看好,大量外資從俄逃離,而拋售盧布買入美元就是資金出逃的主要方式。一旦大規模拋售盧布,市場就會做出盧布不值錢的判斷,繼而導致更多持有盧布的人再次拋售盧布,買入黃金或美元,盧布價值因此一貶再貶。
當盧布對美元下浮超過10時,美國掌控的評級機構就會降低盧布信用標準,引發全球市場對盧布的不信任,盧布持有者必然繼續拋售盧布。
為了穩定市場情緒、阻止資金外逃,俄羅斯只有通過自身的外匯儲備大量買進盧布,穩定市場信心,拉升盧布市值。但是,此時的俄羅斯因為油價下跌,外匯收入急劇下降,只要外匯美元用完,盧布依舊會因市場沒有買入盧布的信心而繼續貶值。若再有資本大量拋售盧布,俄羅斯政府也是回天無力。
2014年12月15日,盧布對美元匯率跌至64:1,西方遊資仍在繼續拋售盧布。16日,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再次擴大跌幅,逼近80大關,日內跌幅近20%。如此大的跌幅,盧布事實上已經崩盤了。
中國的收穫
貨幣戰爭是一場零和遊戲,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前提是沒有第三者。
美國針對盧布的做空行動,從短期來看,的確達到了重創俄羅斯、讓美元大賺一筆的效果。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結果就八個字: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眾所周知,美元與石油直接掛鉤,除了中國與部分國家是以人民幣結算的,國際石油貿易仍然以美元為主。
在通常情況下,剛需商品在市場上流通過大,價格必然降低;反之,若剛需商品稀缺,價格則會上漲。石油大戰亦是如此,沙特和美國為打擊俄羅斯經濟、做空盧布,大規模提高石油產量。當全球市場上的石油供大於求時,價格自然下降。
100美元/桶的石油與40美元/桶的石油,最大的區別在於中間少了60美元。全球原油交易的規模基本是千萬桶級別,以前幾千億才能買到的石油,現在幾百億甚至幾十億就能買到。換而言之,很多國家不需要購進那麼多美元去買石油。
這說明什麼?說明全世界因為石油價格降低,少了至少數百億美元的需求量。再加上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中國,有一半的石油進口不用美元,美元因此少了數千億的需求量,這下問題就來了。
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使上萬億美元流入市場,美元在供和求之間已經處於臨界點,現在一下少了數千億的需求量,美元實質上已經是供大於求了。除非有人買進美元,增持美元保有量,不然美元鐵定貶值。
也許有人會覺得美元貶值沒什麼大不了。的確,擱幾年前美元就算再怎麼貶值,那也是國際儲備貨幣,你愛用不用,不用滾蛋。可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因為人民幣橫插了一腳。
2016年,IMF對外發布重磅消息:從今年10月1日起,人民幣將被認定為可自由使用的貨幣,並作為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之外的第五種貨幣加入SDR(紙黃金)貨幣籃子。
這條消息意味著人民幣也具有國際購買力,而且,我們還需要注意這樣一個事實:日元深受日本經濟的拖累、歐元剛經歷了主權債務危機、英鎊自英國脫歐後都不被國際市場所看好。
也就是說,在日元、歐元、英鎊都後繼無力的情況下,全球只有人民幣和美元具有國際貨幣的實力。換而言之,美元不再是外匯儲備的唯一貨幣,只要它貶值,人民幣就會取而代之。
9月4日,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世界頭號石油進口國中國準備發行以人民幣計價、可轉換成黃金的原油期貨合約,該合約有望成為最重要的石油基準,並且允許出口商們繞過美元計價基準,用人民幣交易。
2017年9月7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宣布,委內瑞拉將在國際支付機制中使用以人民幣為首的一籃子貨幣,取代美元在委內瑞拉國際支付體系中的主導地位。
9月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續十個交易日上升,創下6年來最長連漲記錄。
時至今日,人民幣升值不再是洪水猛獸,既然我們要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貨幣體系,就要保證人民幣的「含金量」,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國家增持人民幣。
中國外匯交易系統(CFETS)在其官網上發布聲明指出,除俄羅斯盧布外,CFETS還計劃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基礎上為人民幣與其他外幣業務啟動類似PVP(支付對支付)支付系統。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64國占有全球43.4%的人口,貢獻全球約16%的GDP,貿易總額占全球貿易總額的21.7%。如果PVP系統沿「一帶一路」全線建立,中國與他們之間的貿易將省去美元這個環節,美元的需求量將因此減少數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