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和法國這兩站羽聯超級賽背靠背進行,賽程緊、任務重,可是幾位名揚羽壇的老將卻用行動證明存在感。
擺事實講道理,丹麥站上29歲的孫完虎和37歲的李炫一上演韓國德比,結果李炫一勝出,遺憾的是決賽輸給斯里坎斯。同樣是在丹麥站,加起來71歲的鮑伊和摩根森作為男雙頭號種子一路殺進半決賽,在新一期世界排名中,丹麥雙槍排世界第二。
儘管李炫一未拿到丹麥站冠軍,鮑伊和摩根森也止步四強,但這幾位奔四老將的表現是雖敗猶榮,而在法國站,我們還看到30歲印尼男雙名將阿山、33歲亨德拉的身影,不過,阿山已與後輩合作贏世錦賽男雙亞軍,而亨德拉與30歲的馬來西亞老將陳文宏並肩作戰,他們戰績並不穩定,可最起碼羽壇江湖還有他們的傳說。
還有,不要低估34歲林丹和35歲李宗偉,即使兩人統治力不如過去堅挺,尤其是李宗偉,世錦賽、丹麥和法國站都早早出局,但大馬一哥目前仍位居世界第8,今年拿到全英冠軍、馬來西亞和日本站亞軍。相比之下,林丹更是老而彌堅的榜樣,世界排名第3,拿到馬來西亞站冠軍和世錦賽亞軍足以說明老將不死。
林丹、李宗偉、亨德拉、阿山、鮑伊、摩根森還有李炫一,他們在羽壇馳騁十餘年,仍是不可小覷的力量。對於這種真實存在的現象,我們被老將堅持到底精神感動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羽壇男球員還沒有完成搶班奪權。
縱然阿塞爾森和斯里坎斯本賽季崛起,但他們還遠未達到「林李」的強勢統治,而包括石宇奇在內的新人仍在邊交學費邊成長。至於男雙,更是群雄逐鹿的局面,這也是為何過了巔峰期的鮑伊/摩根森仍能收穫兩個超級賽冠軍。
男子羽壇多位老將長袖善舞,這不禁讓人們想到男子網壇,兩位30歲以上的老將費德勒和納達爾包攬四大滿貫冠軍,也占據世界排名前兩位。而進入本賽季大滿貫四強的30歲以下球員僅有迪米特洛夫、蒂姆、西里奇、波特羅和布斯塔,其實西里奇和波特羅也是即將邁入而立門檻的老將,年輕一代何時接班顯得渺茫未知。
誠然,男子羽壇的青黃不接現象不如網壇那麼嚴重,至少阿塞爾森已是新科世錦賽冠軍,只是林丹、李宗偉、鮑伊/摩根森不僅還在打拚,還照樣占據一席之地,一幫三十好幾早就功成名就的名宿能建功立業,這恰恰說明羽壇新生代不像網壇後輩被壓得喘不過氣,可至今還沒有實現權力交接。他們前進的步伐不夠快,一言以蔽之,當今男子羽壇仍是老將和新生代鼎立的局面,接班遠遠未成功,年輕一代再不加把勁他們自己都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