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
(央視財經《環球財經連線》)神戶牛是代表日本牛肉的高級品牌之一。昨天,「日本農業協同組合」,也就是常說的「日本農協」,在神戶市內經營的一家餐廳被爆出涉嫌品牌造假,用次等牛肉冒充神戶牛。
就在神戶制鋼造假事件不斷發酵的同時,日本農協的兵庫縣地方總部昨天向外界承認,由該機構在神戶市內直接經營的一家餐廳從去年4月起至今,一年半的時間裡向顧客提供了大約3200份次等牛肉冒充的神戶牛。在這家餐廳裡面,每100克神戶牛平均售價為8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70元),比次等牛肉貴2500日元,餐廳通過品牌造假的方式非法獲利1000萬日元左右。目前這家餐廳已經停業,農協方面表示,將設立一個包括外部律師在內的調查委員會來追查造假事件的原因。
農協是日本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商,在日本全國各地都設有分支機構,在農業領域處於壟斷地位。然而農協近年來多次發生造假醜聞,使日本農產品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在前年發生的肥料造假事件中,農協涉嫌向日本11個縣的農戶銷售假冒有機肥料,最終賠償金額超過62億日元。另外,農協位於兵庫縣內的一家分支機構去年同樣被爆出了一起牛肉品牌造假醜聞,造假的時間跨度長達9年。今年年初,又有媒體報道,一部分由農協銷售的大米涉嫌產地造假。
雖然這次牛肉品牌造假和神戶制鋼發生在同一個地方是一種偶然,但最近一個月之內日本連續發生日產汽車、神戶制鋼、商工中金和農協牛肉這4起造假醜聞,涵蓋了包括農業、製造業和金融服務業在內的多個行業領域。無論造假的具體動機是為了趕工期還是謀取非法利益,從結果來看都是欺騙了客戶和消費者,最終動搖了日本品牌的信用基礎,消費者的信賴很可能難以在短期之內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