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最後更新 2017年10月20日 21時05分
(吉隆坡20日訊)我國9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提高4.3%,高過8月的3.7%增幅,符合市場預期。9月份核心通脹率按年起2.4%。
大馬統計局宣布,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按年增長4.3%,至120.3點,與《路透社》的預測相同,但低於大馬信債評估機構預測的4.6%。
從各個組別來看,9月份上升的項目包括交通(+15.8%)、食品及非酒精飲料(+4.6%)、家具、家庭器材及維修(+2.8%)、餐廳及酒店(+2.6%)、醫療保健(+2.5%),以及房屋、自來水、電力、天然氣和其他燃料(+2.4%)。
9月RON95和RON97汽油平均價格分別從去年9月的每公升1.70令吉和2.05令吉,上漲至2.19令吉和2.48令吉,導致交通指數按年大幅提高15.8%。8月份的漲幅為11.7%。個人交通設備燃料及潤滑油佔9月份交通指數的7.8%。
至於比重佔消費者物價指數30.2%的食品及非酒精飲料指數,按年上漲4.6%,主要受油脂產品(+39.6%)、魚及海鮮(+8%)、蔬菜(+4.8%)和水果(+3.9%)推高。外食價格也繼續按年上漲5.1%。
汽油價格上漲,是提高通脹的因素之一。
野村證券經濟學家尤賓和興業投行經濟學家馬斯蘭均表示,9月通脹率按年增加4.3%,與他們的預測相符。通脹率是被較高的燃油價和餐飲價格所推高。
尤賓指出,2017年全年平均通脹率,料從2016年的2.1%升高至3.8%。國家銀行的預估通脹率則是3.0%至4.0%。
馬斯蘭同樣預測全年通脹率是3.8%,之前的預測是3.5%。
至於2018年,他預測通脹率將放緩至2.7%,因燃油價料穩定,及令吉料走強,進而拉低進口成本。
「由於通脹率是被成本因素所推高,我們相信國行今年內會一直將隔夜政策利率保持在3%。」
甲州食品通脹最高
從個別州屬來看,我國有6個州的9月食品及非酒精飲料通脹匯率高於全國平均。
其中,馬六甲為5.8%,是全國最高。依次排位的是柔佛(+5.3%)、沙巴及納閩(+5.3%)、檳城(+5.2%)、吉打和玻璃市(+5%)及吉隆坡(+4.7%)。
不過,經季節性調整的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按月起0.3%。
另一方面,9月份核心通脹率按年上漲2.4%。當中,漲幅最高的是食品及非酒精飲料,按年增長4.5%。
其他呈漲的領域包括房屋、自來水、電力、天然氣及其他燃料(+2.8%);家具、家庭器材及維修(+2.8%);餐廳及酒店(+2.6%);醫療保健(+2.5%)和交通指數(+2.1%)。
根據報告,今年首9個月的平均通脹率按年成長4%。食品及非酒精飲料(按年漲幅為4.2%)是帶動今年首9個月通脹率走高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