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告訴你如何訓練寶寶自己吃東西!

@ 2017-10-23

嬰兒從出生開始便處在父母的精心護理下,吃飯、穿衣都需要父母的幫助。隨著寶寶的成長,父母可以培養他獨立吃飯的能力了。其實,離開母乳的餵養,寶寶對於面前的小匙、小飯碗是很感興趣的,關鍵是父母要善於引導讓寶寶用手抓食物寶寶在6~7個月的時候,可以自己抓住奶瓶,而且想自己用手抓起食物來吃。這時的父母千萬不要覺得煩,應該放手讓寶寶用手抓著吃。先讓寶寶抓麵包片、磨牙餅乾,再把水果塊、煮熟的蔬菜等放在他面前,讓他抓著吃。在開始時,要給他容易吃、吃起來方便的食物,如煮爛切碎的豆、炒蛋、小塊肉片等。讓他品嘗成功的喜悅。否則,會使他易受挫折甚至失敗,從而失去興趣和信心。剛開始時,一次少給他一點,防止他把所有的東西一下子全塞到嘴裡。

把小匙交給寶寶

給寶寶喂飯最頭痛的問題莫過於他總是要搶小匙。

大多數媽媽這時會失去耐心,甚至對寶寶大吼大叫,寶寶學習吃飯的熱情就這樣被扼殺了。其實父母應該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容忍,要照顧到寶寶的實際能力,可以用較重的不易掀翻的盤子,或者底部帶吸盤的碗,當寶寶吃累了,用小匙在盤子裡亂扒拉時,把盤子拿開。在寶寶成功時,要給予鼓勵。

不要強迫寶寶多吃

不必擔心寶寶會餓著,如果他餓了,自己會要求吃東西。如果總是強迫寶寶吃飯,只會破壞他的胃口,使他厭食。父母應心平氣和地對待寶寶的吃飯問題,不要因為寶寶吃得多表揚他,也不要因為他吃得少顯得失望。如果孩子一時不想吃,過了吃飯時間可以先把飯菜撤下去,等孩子餓了,再熱熱給他吃。這樣幾次過後,孩子就建立了一種新認識:不好好吃飯就意味著挨餓,自然就會按時吃飯了。

父母的心態很重要

成功幫孩子學會自己吃飯較關鍵的一點是,父母要有耐心,要給寶寶一定的時間和機會。孩子剛開始自己動手吃飯時,不能指望一開始他就能如你所願,吃飯乾淨利索。

恰恰相反的是吃得往往不是一片狼藉,就是慢條斯理、左右扒拉不進口,此時做父母的切不可因此訓斥他,讓他感到緊張和壓力,也不要輕易越俎代庖喂他吃,打擊他的積極性,甚至失去想學的願望。

做父母的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吃,吃得不得法,不要責備他,應鼓勵他再試試,也可在一旁示範給孩子看,教會他一些基本技巧,如握匙、取食、平衡等技巧,直到他順利完成。

在寶寶吃飯的問題上,媽媽的心態很重要。寶寶的胃口幾乎隨時會發生改變,所以當你精心製作了他上一頓喜歡吃的東西,端到他面前時,他也許一口也不要吃。

其實,你的寶寶並不是存心搗蛋,只是他真的不想吃,可能他不喜歡這種吃法,而不是這樣東西,所以可換一種製作方法試試。

訓練寶寶自己吃飯的益處

通過幫寶寶學會自己吃飯,不僅能培養他獨立生活的能力,也訓練了他的手的靈巧功能,對促進大腦皮層的發育成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俗話說「心靈手巧」,通過日常生活鍛煉雙手的功能,手越來越靈巧,大腦也在不斷地接受外界信息刺激中逐漸發育成熟起來。

父母須知

寶寶能自己吃飯,不要再喂他

寶寶能獨立地自己吃了,有時他反而想要媽媽喂。這時,如果你覺得他反正會自己吃了,再喂一喂沒有關係,那就很可能前功盡棄。如果他堅持讓你喂,你可以簡單地喂他幾口,然後漫不經心地表示他已經吃飽了。這樣,他如果想吃的話,就得自己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參考來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