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爸爸去哪兒5》的未播花絮中,陳小春十分勞累想睡午覺,可是小小春卻還在勁頭上就是不肯睡,陳小春於是就跟兒子開起了玩笑兩人打鬧了起來。
小小春說:「你欺負我我告訴媽咪。」
陳小春也不示弱,說到:「我告訴公公。」
Jasper立馬跟著說:「我也告訴公公。」
於是陳小春放出了大招!說到:「我告訴婆婆。」
這下小小春只是弱弱的說了一句:「好吧」。
這下陳家的家庭位置一目了然,原來小小春最怕的是婆婆!果然,薑還是老的辣,陳小春這張王牌用的恰到好處啊!
在一般家庭中老人都是扮演維護孩子的角色,像小小春婆婆那樣在家裡有如此威信的還真是少見了。老人對孩子「隔代疼」是件好事但也是件壞事,老人對隔代子孫都會很溺愛,這也是現在不少家長頭疼的事情。
家長看在眼裡想去指正老人但又怕傷老人的心影響家庭感情,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隔代溝通的小技巧:
1.說事實
當發現老人對孩子有溺愛現象或不妥當的教育方法時,為了顧及老人的自尊心,最好從側面提醒,說話只說事實,而不帶批評或任何讓老人馬上改變自己做法的要求。
2.找對理由
在教育上和老人產生分歧時,不要在問題表面爭論不休。如果有科學依據,不妨將反駁的理由建立在此基礎上。這樣既體現了對老人尊重,又容易讓老人接受建議。畢竟,所有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是願意孩子越來越好的。
3.把握時機
如果對方此時心情愉悅,或是正好碰上孩子出現這個問題,建議和意見易於被老人接受;如果氣氛、場合不對,說服則易遭遇反擊,最終問題沒有解決,還導致不歡而散。
4.冷處理
對於老人在育兒上的一些錯誤做法或說教,有時候不必爭個面紅耳赤,冷處理反而效果更好。年輕父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對老人的指責、不滿權當沒聽見就好了。不過,適當的時候,撒撒嬌,表示自己很無奈什麼的,老人的氣也就消了。
在孩子的養育中,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當老人執意堅持自己的觀點或做法,而這種做法又不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時,年輕父母則不妨做點讓步;如果是原則性問題,那麼在堅持己見的同時,也要講求溝通方式,不要硬碰硬,更不要得理不讓人。老人幫我們帶孩子,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幫助,應該儘量讓他們感到寬心、肯定和安慰。
陳小春
爸爸去哪兒
港臺娛樂
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