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足科醫生們首先要澄清一件事:我們並沒有戀足癖。
雖然我們每天都要跟無數雙腳丫相處,但這只是工作。
?2. 雖然我們對腳沒有特殊癖好,但我們也不理解為何大家覺得腳是一種很噁心的東西。
腳是很有趣的人體部位,平均每天走上1萬步,累積一生的步行里程可繞行地球4周,由26塊骨頭組成,33個關節,100多個肌腱,8千條神經。
?3. 職業病讓我們習慣盯著別人的腳看:「可憐的是每次走在市中心我都忍不住偷看別人走路的樣子。」
?4. 做美甲可能會讓你的腳受感染。
避免方式是攜帶自己的美甲器具,或預約當天的第一順位。做美甲前不要刮腳毛不然細菌會跑進傷口。
?5. 我們不只看腳掌。
而是看整條腿,包括膝蓋、腳踝。
?6. 最常遇到的就診情況之一是指甲往內長。
指甲往內長有時候會刺到流血,避免方式是只剪指甲前端,剪兩側的話容易促使指甲兩側長到肉里;剪完用銼刀把尖尖的部分磨平。
?7. 千萬不要自己處理往內長的指甲。
很多人會試著自己以尖銳物品把長到肉里的指甲挖出來,這麼做很容易感染肉芽腫。直接來看足科吧。
?8. 來看醫生前先洗腳。
雖然我們對腳臭味已經習慣了,但還是請你行行好。另外來之前記得換雙襪子,襪子穿超過一天我們都聞得出來。
?9. 很多人 (尤其是女性) 都會對於把腳露出來給我們看感到羞恥。
不必感到害羞或尷尬,我們看太多了。
?10. 臭腳丫可能是潛在疾病的徵兆。
腳汗本身其實沒有味道,味道來自汗里的細菌和皮膚細胞。如果你的腳常常發臭,有可能是多汗症引起的,我們都可以幫忙所以別害羞。
?11. 我們有時會診斷出一些比較嚴重症狀。
持續不歇的腳部酸痛有可能是糖尿病徵兆,湯匙形狀的腳趾可能意味貧血,腫脹的腳趾可能是心臟病的警訊,腳或腳趾出現紫色/棕色/黑色瘀青可能是皮膚癌。出現以上現象的話建議馬上來找我們。
?12. 我們不能「順便幫你爸媽/你老公或老婆/親戚的孩子看一下下腳」。
請他們個別預約,我們實在很忙!而且我們不可能只有看一下,腳部問題需要花時間仔細檢查。
?13. 糖尿病會對腳部造成很嚴重的傷害。
許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會減少腳部的血流量,但實際情況遠比你想像的還糟。我們看過那種完全看不出原貌的腳 (甚至少了幾根腳趾)。
?14. 某些國家的足科醫生會幫病人截肢。
有的人聽到你說你是足科醫生可能會回「你是足科醫生?所以你只幫人剪腳指甲囉ㄏㄏ」我們跟其他醫生一樣都是專業醫療人士,只差在我們擅長的是腳部。這樣了ㄇ
?15. 你的鞋子尺寸會隨著時間改變
許多人以為成年後鞋子尺寸就固定不變了,事實上我們的腳部尺寸會隨著肌腱和韌帶鬆弛化而改變,足弓高度也會減少。所以過一段時間還是要重新試鞋。
?16. 要特別留意確保高跟鞋是正確的尺寸。
穿高跟鞋時,你的全身重量都壓在蹠骨 (前腳掌) 上,這會使你的古投錯位,把壓力往腳趾移,使它們往前推形成槌狀趾 (腳趾永久下彎) 或拇囊炎 (拇指外翻)。如果穿錯高跟鞋尺寸上述情況會更嚴重。
?17. 我們也不推薦穿芭蕾舞鞋。
看起來也許很可愛,但它們對足弓並沒有任何支持,會使你的腳趾擠壓成一團 (因為穿太大的話鞋子容易掉),引起腳趾長到肉里、皮膚長硬塊、長水泡。
?18. 拖鞋更糟。
拖鞋並沒有任何支撐物,穿久會使腳前掌和腳跟變薄,引起更多腳部問題。
?19. 也不建議赤腳在硬地板上行走。
在家大部分時間都打赤腳其實不是個好習慣,這會使你的腳底板退化更快 (比穿拖鞋還快)。建議穿有足弓支撐物的拖鞋。
?20. 腳指甲會越來越粗。
腳指甲會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厚,腳常踢到東西或穿不好的鞋子會加快腳趾變厚的速度,感染甲癬也會使腳趾更厚更粗糙。
?21. 所以腳指甲有時很難剪,剪掉還會亂噴 (腳皮也是):「我剛發現我頭髮里有腳皮,昨天在診所時跑進去的…」
硬硬的腳趾甲和腳皮總是容易亂飛。所以有人說如果沒吃過腳趾甲,就不算當過腳科醫生 (誤)。
22. 但看著別人因為你的幫助走起路來終於不痛時,那種感覺很好。?
?23. 尤其當人們跟我們說聲謝謝時。
但只要每次看醫生前先換雙新襪子我們就滿足了。謝謝!
參考資料:Buzz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