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登山要做好膝蓋保健,中國一名54歲富有登山經驗的山友在爬山時,上山時一下跳兩個臺階,下山時一路小跑,傷到膝蓋,到醫院檢查發現左膝的半月板破裂、關節軟骨也有磨損褪變,區域缺損。《楚天都市報》報導,54歲的羅先生(化姓)最大的愛好就是爬山,只要時間允許他就會帶上裝備出遊。本月1日黃金周長假,羅先生約上幾位山友來到武當山。為了快點到達大岳太和宮金頂,想顯示自己腿沒有老,逞強好勝的羅先生上山時一步邁兩個臺階,第一個到達了目的地。下山時,羅先生一路小跑,在這過程中,他覺得自己的右腿膝蓋有些隱隱作痛,但沒有太在意。隨後,羅先生一行人又遊玩了其他景點。第二天早晨,羅先生發現自己的右腿膝蓋腫了,而且疼痛難忍,活動受限,幾位好友開車將他送回武漢。在醫院查出膝關節半月板破裂、關節軟骨磨損。前天(3日)上午,骨外科汪陽副主任醫師為羅先生進行了關節鏡微創手術,修復了破裂的半月板,軟骨缺損的區域給予微骨折處理。汪主任介紹,每年長假後,會收治許多因爬山導致膝關節損傷的山友。許多人認為爬山是一種鍛煉,卻不知道膝蓋在於保養。爬山運動中最常用到的就是膝關節。要使膝關節減少傷害,登山前應做熱身運動,可以輕柔膝蓋,正反旋轉膝關節各十幾圈,勾腳尖做蹬腿運動等。登山時上下山保持正確的姿勢,對保護膝關節十分重要。上山走臺階時,應身體重心向前,稍微彎腰弓背,全腳掌著地踏實後再邁另一隻腳,如果條件允許,最好選擇走緩坡代替走臺階上山,藉助拐杖等登山工具也是很好的選擇下山時膝關節承重會達到體重的7至8倍,切忌不要跑跳下山,重心稍微向後,前腳掌先著地,防止摔倒,前腳站好後,再將重心下移,而不是將重心放在腳跟上面往下砸,當然也可以選擇側身下山,一次只下一個臺階,這樣較省力,也不容易疲勞。汪主任提醒爬山愛好者,爬山要遵循適度為主、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過度運動,而且一次運動量不能加得太大。老年人不適合以爬山當做鍛煉。(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