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收穫玉米的季節,我們在吃玉米的時候往往只吃玉米粒,卻不知在中藥里,玉米須又稱「龍鬚」,是我國傳統的中藥材,有廣泛的預防保健用途,有著「一根玉米須,堪稱二兩金」之說。
玉米須的功效
玉米須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頭,鮮用或曬乾生用,它富含大量硝酸鉀、維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種揮發性生物鹼。玉米須最早記載於1476年的《滇南本草》,味甘,性平;歸腎、肝、膽經。有利尿消腫,消腎炎水腫以及消暑清熱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腎炎浮腫;治膽囊炎、脂肪肝、糖尿病;煎水代茶,對腎炎、膀胱炎、膽囊炎、風濕痛、高血壓和肥胖、祛胎黃、去水腫均有療效。
治療慢性腎炎
玉米須最為主要的功效就是利尿,泡水喝之後能夠有效的改善腎功能,對於身體浮腫的情況具有非常不錯的治療效果。除此之外,還具有減低尿蛋白或者是完全去除尿蛋白的作用,促進身體健康。
利膽
如果身體出現了膽囊炎或者是膽結石、脂肪肝以及糖尿病的情況,服用玉米須具有非常不錯的功效。將玉米須和梔子還有茵陳、鬱金準備好,然後用開水煎煮服用藥液,能夠降低血液之中的血清膽固醇,同時還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效果。
止血
如果患者的身體出現了尿血或者是吐血的情況,也可以使用玉米須來促進身體健康。將玉米須和白茅根以及薺菜花一起用水煎煮,然後服用藥液,一天一次就可以了。
降壓
玉米須和決明子、野菊花一起用開水沖泡,當作茶水來飲用,長期堅持能夠有效的降低高血壓的情況,適合高血壓患者服用。
止瀉
當身體出現因飲食不當導致的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腹瀉情況,特別是直接拉水的情況。可以將玉米須直接用水煎服,這樣拉肚子的情況立刻就能夠得到緩解。
玉米須泡水的禁忌
玉米須沒有副作用,但要注意用量,一般乾的每次用3-5克就可以了,新鮮的可以適當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