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他原本要把「這顆石頭」賣掉!沒想到一刀切下開…. 老闆自己差點嚇到腿軟!…….
一藝上主菜之前,我們先來道開胃小菜,來看08年公盤上一塊莫西沙翡翠原石
08年的時候30萬歐元成交,200多萬人民幣(約合1000萬台幣)
各位,在08年的時候,6塊錢能買一碗快餐的年代,200多萬(約合一億台幣)買一塊並不是很完美的原石
你能理解嗎???
還有10年翡翠公盤,一塊冰種的紫羅蘭摩西沙原料,6kg
一塊舉世無雙的摩西沙頂級冰種紫羅蘭
以2億(約合10億台幣)的天價被一香港翠商買走了
10年2億(約合10億台幣)買一塊6kg的石頭,真是夠了
土豪們,不要再刷新我們的三觀了
如果你還在沉浸上面土豪的不凡手筆中
那下面的主菜會讓你下巴都掉的找不著了吧,事情是這樣的,圈子裡有個賣翡翠原石的人
大家都叫他熊老闆,前段時間他進了塊莫西沙料子原石
就是圖上這塊,大家都知道,好種水的莫西沙料子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消失了
就好像恐龍一樣,知道的人多見到的人少
近10年來出現在市場上的莫西沙料子基本上都是收藏者拿來收回回報用的
熊老闆把石頭拿在手上,像個燙手的山芋
他也是花30萬(約合15萬台幣)才拿下的,這塊料子感覺會是好料
但是這一刀下去要是磚頭料,那就又回到解放前了
熊老闆有兩個選擇,一是賣出去
可以賺15萬(約合75萬台幣)
有人出價45萬(約合225萬台幣)
大家知道
花這麼多的價錢買一塊沒有開過窗的石頭
本來就是很瘋狂的事兒,純粹就是賭了,熊老闆想了很久
他決定,自己開,選了個良辰吉日之後,一刀下去. . . . . .
熊老闆癱坐在椅子上
半天沒有說一句話,翠友們,這是一塊比公盤上那兩塊還要好還要極品的莫西沙料子
切了一塊薄片給大家見識見識
這一刀下去
本來可以賺15萬(約合45萬台幣)
變成了可以賺3000萬(約合1.5億台幣)
見證奇蹟的那天
廣州玉商當即出價3000萬(約合1.5億台幣)
熊老闆一家人徹底被鎮住了
這比中500萬(約合2500萬台幣)還要500萬(約合2500萬台幣)
這塊料子水線很長,毫無瑕疵,皮薄肉厚
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眾人評價
這應該是近5年來見過的最極品的一塊莫西沙料子了
2塊錢買注彩票中500萬的感覺
大概就是這種感覺了,一刀窮,一刀富,一刀成首富
現在原石圈子裡,熊老闆從不起眼的小人物,變成真正的熊老闆了
別墅豪宅,豪車名表,一刀下去就都有了
轉念想,要是熊老闆把石頭賣了,估計現在都哭出來了
這塊石頭,至少能切出5對頂級冰種手鐲,10件鐲心牌子
大大小小的邊角料更是一塊都浪費不了
但往往這樣毫無瑕疵的頂級高貨
都是被數一數二的珠寶商買去典藏
大家還記得那顆璀璨無比的昭儀之星嗎?
別說3000萬
你出30億昭儀翠屋都不一定賣
這塊頂級莫西沙料子打磨出來
估計又是第二顆昭儀之星,這價格還得蹭蹭蹭往上漲
這熊老闆家的祖墳不是冒青煙吶,簡直是噴火了呀
感受一下人們買了翡翠戴上去的瞬間,笑的嘴巴都合不攏了,就只知道炫耀面子。
視頻:心驚肉跳!100萬翡翠原石賭石解石過程
而另一邊呢則是滿頭大汗,髒衣服臭水溝,是不是瞬間感覺很失落,這種披星戴月的哭是沒人能體會的,所以砍價不要太自私。
賭石或賭貨是指翡翠在開採出來時,有一層風化皮包裹著,無法知道其內的好壞,須切割的翡翠稱賭石。老廠產的翡翠都有皮,但產在河床中的水石翡翠也為老廠玉,皮很薄或無皮。新廠產翡翠大多無皮,但產在坡積層內的有皮。皮的厚與薄主要取決於風化程度的高低,風化程度高皮就厚。一塊翡翠原料表皮有色,表面很好,在切第一刀時見了綠,但可能切第二刀時綠就沒有了,這也是常有的事。離開翡翠礦山的地方,賭漲的只占萬分之一(指色料〉,在翡翠礦山賭漲的機會率要高得多。賭漲一玉,一夜暴富,但絕大多數以失敗而告終。忠告玩玉者賭石要慎重。
未經過加工的翡翠原石稱為「毛料」。在翡翠交易市場中,毛料也稱為「石頭」,滿綠的毛料稱為「色貨」;綠色不均勻的毛料稱為「花牌料」,無高翠的大塊毛料被稱為「磚頭料」。整體都被皮殼包著,未切開,也未開窗口(也稱開門子)的翡翠毛料稱為「賭石」,或稱「賭貨」。賭石的外皮裹著或薄或厚的原始石皮,不同的賭石顏色各異,紅、黃、白、黑皆有,還有混合色。玉石交易中最賺錢的,最誘惑人的,但也是風險最大的非賭石莫屬。珠寶界有一句行話:賭石如賭命。賭贏了,十倍百倍地賺,一夜之間成富翁;賭垮了,一切都輸盡賠光。與賭石交易相比,股票、地產等冒險交易均屬溫情而相形見絀。
過去,翡翠原石的買賣是珠寶界最神秘的一種交易,她的神秘就在這「賭」字上,因而買主又有賭玉、賭石的說法.。 一般僅從外表,並不能一眼看出其「廬山」真面目。即使到了科學昌明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通過這層外殼很快判出其內是「寶玉」還是「敗絮」。因而買賣風險很大,也很「刺激」,故稱「賭」。賭贏了利潤很大,所以這種買賣從古到今歷久不衰。
傳說緬甸玉石商人賭石後,當真正切開加工時,一般不敢親自在場,而是在附近燒香、求神保佑。如果切開的賭石內有許多水靈剔透的翠綠,一夜之間便可成為富翁;如果切開賭石後其本質是一塊外綠內白的灰沙頭,一夜之間就會傾家蕩產。
清至民國年間,珠寶行業有個行話叫「賭行」,所謂「賭行」,指的是珠寶玩家到珠寶行尋覓翡翠的一雙慧眼。翡翠貿易尤其是原石貿易,成功倚仗著運氣,就象賭博、彩票一樣對未來投資。據清代檀萃所著的《滇海虞衡志》記載:「玉出南金沙江,江昔為騰越所屬,距州兩千餘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礦外獲,大小如鵝卵石狀,不知其中有玉、並玉之美惡與否,估客隨意買之,運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見翡翠,平地暴富矣!」這就是現今中緬和緬泰邊境「賭石」交易的歷史淵源。
所謂賭石,就是用璞玉來賭博。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塊賭石是「和氏璧」。相傳在二千年前的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他發現了一塊玉璞。先後拿出來獻給楚國的二位國君,國君以為受騙而先後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無腿走不了,他抱著玉璞在楚山上哭三天三夜,後來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來了玉璞並請玉工剖開了它。結果得到了一塊寶石級的玉石。這塊寶石被命名為「和氏璧」。後來這塊寶石被趙惠王所擁有,秦昭王答應用十五座城池來換這塊寶石,可見這塊寶石價值之高。這塊寶石後來雕成了一個傳國玉璽,一直到西晉才失傳。
卞和如果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傑出的賭石大師。要知道,通過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裡面的優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學問的。「神仙難斷寸玉,大師往往失手。」玉在地下時就很神秘,沒有一種儀器能探測到它。等它出來了,外面又包著一層岩石的皮殼,皮殼裡面是什麼,依舊沒有人說的清,所以行內把判斷玉的過程稱做「賭石」。
賭石成為一種玉石交易方式是近十幾年在中緬邊界興起並繁榮的。一塊未經開窗的原石,除了形狀和重量外誰也說不清裡面是什麼,唯有切割剖開才有真實的結論,賭石人憑著自己的經驗,依據皮殼上的表現,反覆進行猜測和判斷,估算出價格。買回來可能一刀剖開裡邊色好水足,頓時價值成百上千萬,也有可能裡邊無色無水,瞬間變得一文不值,這就是賭石的風險。一塊石頭可能使人暴富,也可能使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
其實,衡量一塊翡翠的品質,說起來也很簡單。第一是其硬度和密度,翡翠的硬度很高,一般要達到摩氏7度,玉石界的行話叫作「種」。「種」好,就是硬度高。我到緬甸、雲南瑞麗、騰衝等地採訪,看到賣翡翠的人,都會用一塊玻璃做試驗,將自己的翡翠毛石在玻璃上划來划去,結果玻璃上留下深深的劃痕,而翡翠毛石絲毫未損。好的翡翠與金鋼石的硬度相差無幾。
其次是透明度,行話稱其為「水頭」,通透度越高,品質越高。極品翡翠像玻璃一樣,玉石界稱其為玻璃底。 若表皮一點綠的顯示都沒有,只見開口處的綠,則它的價格應低於實價。 這就是對高檔翡翠原料估價的大致依據與原則,依據這個方法對翡翠原料估價不會產生大的偏差。翡翠原料的質量變化無常,沒有固定的判斷模式,就是一塊全扒了皮的無瑕翡翠,切開後也可能有很大的變化,故對翡翠原料的估價,實踐性很強,只有多看多買多想,多做收藏,才能體會翡翠價格的規律。
視頻:跟著行家去賭石,看翡翠賭石行家是如何日進斗金的
什麼樣才能稱為城呢?來感受一下這種場面——玉石毛料公盤現場
玉石交易,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而是有點像我們熟識的菜市場,人頭攢動。
在盈江縣城,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玉石毛料,人人都會鑑賞美玉。但「賭石」卻不是人人都能拿捏得好。
因為區位和價格優勢明顯。所以來盈江做玉石生意的人很多。大多緬甸人來盈江也是來做玉石毛料生意的,街上隨處可見緬甸玉石商人和他們的店鋪。
盈江的翡翠珠寶夜市,一個夜晚比白天熱鬧幾倍的地方,因為一到晚上,就會有很多的翡翠珠寶賣家和買家,到這個地方來共同「搏一搏」!
「慧眼識玉」,小電筒便是必不可少的小工具。來趕集的人都會自帶小電筒,趁著夜色,靠打出來的光更好地挑選玉石。
其實這個夜市就是盈江珠寶業的一個小縮影,來夜市挑選毛料的,有單位上班的職工,也有珠寶商,還有到盈江玩耍的遊客。他們主要看中的是這裡的人氣。都想來體驗一番「賭石文化」。
熱鬧的夜市,放眼望去只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在琳琅滿目的翡翠成品、毛料中穿梭。
人工鑑定翡翠原石的過程,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實踐經驗積累。珠寶界有一句行話:賭石如賭命。賭贏了,十倍百倍地賺,一夜之間成富翁;賭垮了,一切都輸盡賠光。與賭石交易相比,股票、地產等冒險交易均屬溫情而相形見絀。所以賭石一定要積累經驗,如果不懂就不要隨便參與,參與最好也報著輸的心態來。
東方珠寶城·瑞麗
雲南瑞麗,中國的東方珠寶城,它是中國最大最早的翡翠交易地,每年翡翠市場毛料量的90%都是出自瑞麗,從而贏得了「玉出雲南,玉從瑞麗」的美譽。然而,在瑞麗江的東岸,有一個國家級的邊貿口岸— 姐告,它也因為是瑞麗江對岸唯一一塊「飛地」而被稱為「天涯地角」。
姐告在傣語當中被翻譯為「舊城」,是中國和緬甸的邊境陸地交接處,為了促進中緬兩國經濟的友好往來,國家在姐告設立了「邊境經濟貿易區」。
中緬一條街,繁華熱鬧的中緬一條街,有最大最多的玉石交易中心,每年吸引成千上萬中外遊客來此淘石。中緬貿易在此隨處可見,在這玉石市場上,每天有各種各樣玉石交易,每天都在討價還價中進行,即使攤主都是緬甸人,你也不會感覺有任何違和感,甚至大多數緬甸人連中文說得很好,語言完全無障礙。玉石市場的繁榮,讓姐告邊境貿易區散發著勃勃生機感,也讓每個來到姐告的遊客都能感受到這座小城的魅力所在。
在姐告,當地人常年往返於中緬之間,有以運輸翡翠為生,也有靠雕琢翡翠為生的雕琢師,更少不了低買高賣的玉石商人,賺得盆滿缽盆。每年中外大批遊客和商人懷著能大賺一筆的夢想來到這裡,「四處」賭石。
Tips:
姐告口岸分為三座宏偉建築,依邊境而建,中間為主國門,右邊為貨物通道,左邊為人員通道。在主國門旁邊有免稅店,旅客可按規定購買進口商品。
不要買緬甸貨幣留念,10元一套可以直降到2元一套,RMB完全是土豪。
找懂玉石的人去附近市場買可以小賺一筆,不懂的買些便宜的就好,講價空間挺大。
注意安全,早些回去,有碰到老緬和警察衝突,儘量離遠點,一般不會有事。
交通
昆明至瑞麗827公里,自駕車大概9-12小時,汽車票價格在250元左右
1、瑞麗市可包車前往,費用300-500元
2、乘坐3路公交到達
3、瑞麗街頭有很多去姐告的計程車,打車20元左右,拼車5元/人
那麼賭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賭石或賭貨是指翡翠在開採出來時,有一層風化皮包裹著,無法知道其內的好壞,須切割後方能知道質量的翡翠稱賭石。
未經過加工的翡翠原石稱為「毛料」。在翡翠交易市場中,毛料也稱為「石頭」,滿綠的毛料稱為「色貨」;綠色不均勻的毛料稱為「花牌料」,無高翠的大塊毛料被稱為「磚頭料」。整體都被皮殼包著,未切開,也未開窗口(也稱開門子)的翡翠毛料稱為「賭石」,或稱「賭貨」。
一般僅從外表,並不能一眼看出其「廬山」真面目。即使到了科學昌明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通過這層外殼很快判出其內是「寶玉」還是「敗絮」。因而買賣風險很大,也很「刺激」,故稱「賭」。賭贏了利潤很大,所以這種買賣從古到今歷久不衰。
傳說緬甸玉石商人賭石後,當真正切開加工時,一般不敢親自在場,而是在附近燒香、求神保佑。如果切開的賭石內有許多水靈剔透的翠綠,一夜之間便可成為富翁;如果切開賭石後其本質是一塊外綠內白的灰沙頭,一夜之間就會傾家蕩產。
門外漢最好不要輕易嘗試,有的外行人不懂,花錢買了一個石頭,連「堵「的機會都沒有就敗了。雖說「搏一搏,可以單車變摩托!」但還是要奉勸各位「沒有專業手電筒,就不要瞎逛賭石窩」!一般情況下可都是摩托變不成,單車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