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不會教我們談戀愛,跟什麼樣的人結婚生孩子。父母更不會教,他們只會跟你說,不要跟什麼人來往。
這件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們缺乏指導。
所以,這就難怪我們國家的離婚率為何居高不下。
當我們沉浸在愛情的美好的時候,仿佛有愛就可以趟平一切。
當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之後,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面對是否相愛的問題。
而是,兩個人在共同面對生活的時候,處理方式是否一致,
這個,俗稱價值觀。
那麼在婚前我們有哪些需要溝通的價值觀呢?
有一年著名的紐約時報為我們總結了一個名為婚前十五問的範本
下面我們來看看
1. 我們要不要孩子?如果要,主要由誰來負責?
2. 我們的家庭賺錢能力及目標是什麼?消費觀及儲蓄觀會不會發生衝突?
3. 我們的家庭如何維持?由誰來掌握可能出現的風險?
4. 我們有沒有詳盡地交換過雙方的疾病史?包括精神上的.
5. 我們父母的態度有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會不會給足夠的祝福?
6. 我們有沒有自然、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性需求、性的偏好及恐懼?
7. 臥室能放電視機嗎?
8. 我們真的能傾聽對方訴說,並公平對待對方的想法和抱怨嗎?
9. 我們清晰地瞭解對方的精神需求及信仰嗎?我們討論過孩子將來的信仰問題嗎?
10. 我們喜歡並尊重對方的朋友嗎?
11. 我們能不能看重並尊敬對方的父母?我們有沒考慮到父母可能會幹涉我們的關係?
12. 我的家庭最讓你心煩的事情是什麼?
13. 我們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的東西是什麼?
14. 如果我們中的一人需要離開其家族所在地陪同另一個人到外地工作,做得到嗎?
15. 我們是不是充滿信心面對任何挑戰使婚姻一直往前走?
如果你此時深愛著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你們可以抽空找間咖啡館,坐下來逐一對照溝通,如果每個問題溝通4分鐘,也就是你們只需要花一小時,就可以知道你們婚後會為什麼而爭吵。
你甚至可以根據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重新量身定製一些問題,一些你認為重要的問題。
因為你看比如第9條,我們中國人普遍都是無神論者,基本上,不會有這個問題。
比如我們可以增加一個問題,如果我是女孩子,我會直接問,婚後,房產證是否會有我的名字,這種有中國特色的問題,是必須加入進來的。
比如我是男孩子的話,我們應該加入一條,我們是否明白彼此的債務問題。因為現在社會很多人都是卡奴,欠了銀行很多錢。
我們可以加入十多個,對於自己來說最最在意的問題,寫下來溝通,溝通完之後,寫上去,然後簽字。看起來很形式主義的東西,在有了儀式感之後,會讓人更加尊重自己的婚姻。
這樣的溝通不會超過一天的時間,卻能夠清楚明白的瞭解對方的價值觀,瞭解對方對你認為重要的事情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