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多維
新德里時間10月6日,包括《今日印度報》在內的眾多印度主流媒體突然公布了一條消息:中國修路隊正在500名解放軍的保護下拓寬洞朗前沿地堡工事附近的道路,此外,解放軍還在前沿十公里一帶部署了約1,000人的兵力。這一安排無疑令新德里要人大驚失色。 也就在同一天,印度最大反對黨「國大黨」領袖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已經拿這條消息逼問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要他解釋有關中國修路增兵的相關報道。在分析人士看來,中國在8月28日後於洞朗建立永備陣地,準備常年駐守早已成定局,解放軍此番大規模調動,可能更已做好了和印度進行「第二回合」對峙的準備。
對莫迪來說,中印邊界的事情雖在掌握,可印方也無力改變什麼(圖源:VCG)
《今日印度報》等印度媒體在10月6日發布了一條讓中國和印度都倍感驚訝的消息:在8月28日後暫時平靜的洞朗地區突然出現了至少1,500人規模的解放軍部隊,其中500人保護前方修路的築路隊,後方另有1,000人來應對國境另一側的印軍。當中方在中印邊境繼續大興土木而且調動大軍時,此前曾歡呼「勝利」的新德里的笑容不免就凝固了。 其實,印度觀察人士早就該發現這種動向。也就在9月12日前後,曾有印度報業托拉斯(PTI)等媒體披露,稱印軍固然仍在洞朗地區邊界150米地區駐守,但中方也未曾「應印方要求」離去。報道還稱解放軍在山嵴上修建了「bulk」(地堡)等永備掩體。從這裡看去,修路隊恐怕只是把從後方到前方的軍用公路拓寬一些,以便大部隊向前躍進。 畢竟,洞朗已經從原來非軍事的季節巡邏區變成了中方駐守的防區。
中國不僅剷除了印軍在此地修建的兩處碉堡,還把補給線路修到前沿,並最終將該地的季節性哨所改為常設哨所。印方對此雖「盡在掌握」,卻根本無力改變現狀。 說到底,中國對邊境地區的有效管控一直是靠加築工事和輔助設施來維持的。譬如中國在1962年邊境衝突的勝利就是靠33個地堡、44個炮兵陣地工事、1,154個步兵掩體以及562公里公路等設施所決定的。鑒於中國總算在可以俯瞰印度東西最窄處「西里古里走廊」的洞朗地帶依靠兩處永備工事和相關設施站穩腳跟,這意味著中方也終於在南亞地帶具備了一定存在感。
解放軍把幾乎一個團的兵力調動在了洞朗地區,這無疑令金磚峰會後感覺良好的新德里大為震驚。 相關閱讀 中國武裝力量還在洞朗修路 解放軍消息令莫迪遭遇逼宮 印度撤軍讓中國實現常駐洞朗 北京在莫迪訪華之際給其台階可下。但新德里當局並沒有像協議那樣撤走軍隊,反而讓印軍繼續駐守在中國陣地150米開外的區域。那麼,中國也只好用增兵、築路這樣的手段給不斷蠶食中印邊界地帶的新德里以警告。 很快,印度最大反對黨「國大黨」領袖拉胡爾•甘地就在10月6日在社交媒體上逼問印度總理莫迪,要他解釋有關中國修路增兵的相關報道。
儘管對印度分析人士來說,拉胡爾此舉可能只是報此前私會中國大使被莫迪幕僚口誅筆伐的一箭之仇。但當印度政要藉此攻訐時,這則消息的重要性也就可見一斑。 事實上,中印兩國對於邊界軍事相關問題都在暗自發力,只不過彼此表現不同。中國在8月下旬調動新型無人機,進而配合軍演、增兵等行動。,印方也在9月18日後調動650名內政部直屬的「駐邊境部隊」情報人員前往不丹及尼泊爾方向,用於應對中印邊界糾紛後的中印、中尼、中不交界地帶。 當印方爆出「解放軍洞朗增兵」的情報後,這意味著中印對峙的第二回合即將開始,而北京相對來說就可算做好了準備。
來源:人民網
據人民網援引《印度時報》10月7日報道,印度國防部長西塔拉曼7日訪問位於錫金、不丹和中國西藏三國交界地帶,該地區靠近中印對峙地區。報道稱,儘管印度軍隊自8月28日在洞朗脫離接觸,但印中兩國軍隊在該地區保持了高水平戒備。
中印邊境圖
報道稱,消息人士稱,預計在陸軍副總參謀長錢德陪同下,西塔拉曼將在印度第17山地師師部發表簡短講話,在乃堆拉山口與部隊進行互動,並前往三國交界地帶視察。10月9日至15日在此召開的陸軍司令會議也將評估印中邊境與中國實際控制線情況。報道稱,印度第17山地師下轄4個旅,每個旅3000人,部署在三國交界的中心地帶。
《今日印度》雜誌網站10月5日報道,西塔拉曼此訪印中邊境地區,陸軍將向防長介紹印度軍隊如何抵禦中國入侵的準備情況。報道稱,在印中進一步加強對峙後該地區的實際控制之際,國防部長西塔拉曼將訪問「阿魯納恰爾邦」,並評估印中邊境形勢。報道稱,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西塔拉曼已經幾乎訪問了所有邊界地區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