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顆衛星有何特殊:居然連一向驕傲的美國人都承認落後20年

@ 2017-10-08

在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解放軍展出了大量的雷達、通訊、後勤保障車輛設備,顯示解放軍對通訊技術的重視。為近期中國一項與通訊有關的技術突破,讓中國在這一領域領先了美國至少20年,連一貫自詡世界第二的俄羅斯都排不上號,究竟是什麼技術這麼牛呢?

向我開炮-王成所使用的就是無線電台

先從一個科普說起:目下當今都市白領中特別很是流行的馬拉松比賽,其起源就是為了紀念古代戰爭中靠跑步去通訊的「通訊兵」。而在以往反映二戰及之後的戰爭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通訊兵的身影,包括在炮火下拉戰場德律風線的通訊兵,德律風線幾回再三被炸斷,又幾回再三被無畏的通訊兵不惜犧牲的接好,包括使用無線電台高呼「向我開炮」的戰鬥英雄。

工業革命後的戰爭已經愈來愈離不開靠得住的通訊,而不靠得住的通信就會帶來嚴重的後果,輕則部隊之間聯繫不上,無法很好地配合作戰,重則通訊被敵人掌握,將帥行蹤泄密被狙擊,軍事行動慘遭失敗,類似的戰例觸目皆是。因此,圍繞通訊的鬥爭的殘酷和刀光血影,一點不亞於炮火橫飛的戰場。

光纜的弱點就是路線固定,易遭破壞

解放軍長時間面對強敵的壓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確保戰時通訊的順暢,因此特別很是強調各戰鬥編隊的獨立自主作戰能力。在上個世界八九十年代,更是遭遇過被一架電子戰飛機就干擾了整個戰區的軍民通訊的極端情況,只是隨著技術的發展,解放軍可以轉而經由過程光纖通訊來保證和日常平凡期通訊的靠得住和保密性。

但是已經建成的光纖通訊網路在戰時特別很是容易被空地武器乃至滲入滲出的特種部隊、敵特所破壞,而且在野戰部署和進攻作戰中受到嚴重限制,因此,無線通訊設備依然必不可少。解放軍普遍裝備的單兵跳頻電台技術其實不落後,而短波通訊、天波通訊、散射通訊、衛星通訊、超長波通訊、雷射通訊方面同樣相當了得。

墨子號衛星,以古聖墨子命名,意味深遠

而去年8月發射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更是世界上第一顆試驗空地量子通訊技術的人造衛星,是中國量子通訊技術科研和應用走在世界前列的標誌,連一貫驕傲的美國人都承認落後了約20年時間。量子通訊在理論上具有不會被竊聽的優勢,因此特別很是適用於保密通訊。中國最近更是成功試驗了量子通訊網。當然,目下當今的量子通訊只是傳輸量子密鑰,還未達到量子隱形傳態和量子糾纏的分發的真正意義上的量子通訊的程度,因此,對量子通訊的實用性和意義尚存在爭議。但中國在這一領域已經不再有先行者可供追隨學習,這是風險,更是一種真實的領先狀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