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教師節到來,各地不乏舉辦各式慶祝活動;然而發生在學校裡的種種困境,恐怕讓老師們開心不起來。過去的「尊師重道」似乎漸漸不存在,究竟教師們面臨哪些困境呢?
少子化衝擊 學校減班沒飯碗
少子化最直接的衝擊,就是學校招生人數不足,導致許多學校不開教師缺額,據教育部資料顯示,106學年國中小班級數恐減少758班,今年僅台北市、新北市舉辦國中聯合教師甄選。
教育的犧牲者?菜鳥教師易「被超額」
受少子化減班影響,超額教師人數逐年攀升,又少有學校釋缺額,目前各縣市多以「後進先出」決定被超額人選,使新進教師人心惶惶,若補無缺,恐面臨資遣。
退休金在哪裡?教師擔憂老年生活
軍公教年金帳戶傳出可能在15年內相繼破產,許多中生代教師擔心領不到退休金,政府雖祭出改革,但退休金計算方式,使「老老師」紛紛延後退休,連帶擴大超額壓力。
行政大逃亡 被抓到的沒有寒暑假
行政職工作繁重,像是承辦活動,甚至擔當招標採購、調查土地占用,又幾乎沒有寒暑假,許多教師都不願兼任,故有些校長便以不列入優先超額名單和新進職員交換條件。
教師平時除了上課、改作業,還需填寫各單位表格,如潔牙、書包測重、閱讀認證,並配合健身操、瘦瘦拳、園遊會、各式節慶活動等,以及不斷跑研習、認證、準備評鑑等。
防超額 鐘點教師恐淪「免洗筷」
許多學校為防止超額,就算有缺也不釋出教甄機會,改用代理、代課、兼課等職缺填補人力,讓不少剛畢業的準教師認為自己像「免洗筷」用完就被丟。
少子化社會,許多家長將小孩捧在掌心,老師經常需要24小時在通訊軟體上On call,加上政府的「零體罰政策」,也衍生教師管教的困難,也讓許多教師無力且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