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泡水,注意「四不喝」「五必喝」,每天喝一杯,疾病都趕走!

@ 2017-10-04

黃芪泡水,注意「四不喝」「五必喝」,每天喝一杯,疾病都趕走!

 

 

 

受中國人喜愛的一種滋補藥材, 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黃芪也是補中益氣的好東西, 不僅可以改善身體氣虛的情況, 還可以增強體質, 美容養顏。

 

雖然大家都知道黃芪的功效很多,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並瞭解, 黃芪並不適合所有人。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黃芪泡水, 到底有哪些「四不喝」和「五必喝」。

黃芪泡水五必喝

1高血壓必喝

很多高血壓患者, 特別是老年患者, 很容易出現下半身浮腫的情況, 喝黃芪水能夠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腫、降低血壓的作用。

2糖尿病必喝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腫, 面色蠟黃的情況, 可以喝一些黃芪水, 如果有出現下至潰瘍的情況, 那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參效果則會更好。

3銀屑病必喝

銀屑病俗稱牛皮鮮, 是一種慢性炎症皮膚病。 可以將黃芪與當歸、生地和白蒺藜, 四種中藥各準備三十克, 然後用水煎服兩次, 每天早晚喝一次, 可以有效治療此病。

 

4脾氣虛必喝

飲用黃芪水的好處有很多, 其中還包括了治療脾氣虛症。 常見的脾氣虛症主要表現為人體精神倦怠、氣短、痰多等等情況。 將黃芪和黨參、白術、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 能夠有效的治療脾虛的情況。

5心血管疾病必喝

黃芪本來就有強心降壓, 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心臟病, 心絞痛, 冠心病, 高血壓等病人每天用三十克左右的黃芪水煎後代茶飲用, 或者再加上枸杞, 黨參等藥材一起泡水喝能有效保護心血管系統。

黃芪泡水四不喝

1腎陰虛、濕熱、熱毒熾盛不喝

如果有腎陰虛、濕熱以及熱毒熾盛的患者, 最好不要服用黃芪泡水, 因為這不僅不能夠令身體恢復健康, 反而會加重病情。

2經期不喝

正在月經期間的女性也是不可以服用黃芪水,

 

否則會對月經還有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3感冒發熱不喝

感冒發熱的患者不要服用黃芪, 可能會影響感冒或退燒症狀的緩解。

4懷孕不喝

懷孕期間的女性服用黃芪也需要特別的注意, 因為很有可能導致滑胎, 對胎兒和孕婦造成傷害, 特別是孕晚期的准媽媽更是需要特別注意。

秋季服用黃芪的最佳搭配方

現在相信大家也對黃芪的「四不喝」「五必喝」已經有了瞭解。 黃芪泡水喝, 對於體質虛弱, 氣虛體弱的人會有很大的幫助。

黃芪雖好, 但並不是對每個人都好, 所以如果被疾病困擾, 還是要謹遵醫囑, 對症下藥。 下面我們來看看夏季服用黃芪時和哪些中藥一起搭配喝會更好。

01黃芪配枸杞

1、有效抗衰老:枸杞中含有豐富的枸杞多糖、β-胡蘿蔔素、維生素E、硒及黃酮類等,

 

這些物質均有較好的抗氧化作用。

2、提高睡眠品質:枸杞一年四季均適合食用, 經常飲用可以改善身體體質, 對於睡眠品質不佳、難以入睡等睡眠問題均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3、提高記憶:枸杞子被稱為「智慧果」, 配上黃芪不僅能改善大腦記憶力, 還能提高學習能力, 適合學生及上班族常喝。

02黃芪配當歸

1、調經止痛:許多妹子經期不正常, 出現痛經及各種婦科疾病, 用黃芪泡當歸喝, 不僅能消除婦科炎症, 還能讓經期正常, 減少痛苦。

2、動脈硬化:當歸還能夠有效抑制動脈硬化的情況, 同時還能夠很好的促進血液中紅血球的生長, 補血養血。

03黃芪配金銀花

1、清熱解毒:金銀花為清熱解毒之良藥,

 

它性甘寒氣芳香, 甘寒清熱而不傷胃, 芳香透達又可祛邪, 還有解表祛濕的功能。

2、慢性腎病:黃芪與金銀花在治療各類腎臟疾病中, 可以說是一對絕配藥對。

3、皮膚瘙癢:常喝金銀花水可以有效緩解皮膚瘙癢。

04黃芪配丹參

1、胸痹心悸: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大, 經常會感覺胸悶, 呼吸欠暢, 喝上幾次黃芪丹參湯可以很好的緩解此症狀。

2、抑制增生:黃芪丹參一起使用對過度增生的纖維母細胞有抑制作用。

3、抗擊血栓:肥胖人群及老人, 很容易出現血栓, 多喝丹參水, 能清除血管壁垃圾, 暢通血管, 降低血栓的形成。

05西洋參黃芪茶

功效:西洋參和黃芪都具備有補氣補虛作用, 由於西洋參還具備營養心肌, 增強心肌功能的作用,

 

因此西洋參黃芪茶還可以作為心肌炎的輔助治療佳品。

西洋參黃芪茶藥效互補, 經常飲用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降低血壓, 對高血壓,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很好的調理功效。

材料:西洋參和黃芪各3克, 加入300毫升的水就可以泡一壺養生茶, 沖泡10分鐘後即可飲用, 可以往茶壺添水, 直至水味淡為主。

黃芪的經典藥方

1高血壓

治療老年人高血壓伴有下肢浮腫者, 常用防己黃芪東加葛根,有較好的消除水腫以及降壓作用。

防己黃芪湯是《金匱要略》方,經驗用量為:

黃芪30克、白術12克、防己12克、甘草3克、生薑3片、紅棗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克,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澤瀉20克,胸痛頭暈者,加川芎10克、丹參12克。

2慢性鼻炎

常用玉屏風散:黃芪15克、白術12克、防風10克。主治氣虛自汗,容易感冒者。過敏性鼻炎、花粉症、哮喘、老人感冒等經常用。方中可加用生薑3片、紅棗10粒。

3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腰椎病、頸椎病、貧血等,可見關節疼痛、麻木自汗等症者,可用黃芪桂枝五物湯。組成:黃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藥15克、生薑3片、紅棗12枚。

此方不可用甘草。當年範文虎治療醫家沈某之媳病肢體酸麻,曾服桂枝東加味治療未效,範氏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原方,2劑即效。桂枝湯與黃芪桂枝五物湯僅甘草、黃芪之差異,一味藥的區別,效果竟然大不一樣。4上消化道潰瘍

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可用黃芪建中湯。

組成:黃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生薑3片,紅棗12枚,麥芽糖適量沖服。

多適用於病情呈慢性化,有輕度貧血,自汗盜汗,喜歡吃甜食,舌質暗淡者。如體型消瘦者,黃芪不宜大量使用,否則會導致腹脹和食慾減退。5糖尿病

消渴多汗,常一味取效。對糖尿病伴有浮腫、面色黃者,常用防己黃芪東加葛根等。

如果糖尿病所致的下肢潰瘍或深部血栓者,則用生黃芪60克,配合葛根30克,懷牛膝30克、石斛30克、赤芍30克、丹參20克等。6老年人便秘

黃芪30克,陳皮10克,蜂蜜30克。黃芪、陳皮加水煮20分鐘,取汁300毫升,對入蜂蜜攪勻即可。每日1次,可作為早餐之飲料。

具有補益脾肺,理氣消滯,潤腸通便功效。適用於脾肺氣虛所致的大便秘結。

黃芪雖然營養價值和養生功效都非常的好,並且副作用非常小,非常適合中老年人群經常食用進行身體的調理。但是黃芪總歸藥物,藥物都是有藥性的,有些不適宜的人群可別亂服用黃芪。快轉給身邊的人也看看吧

常用防己黃芪東加葛根,有較好的消除水腫以及降壓作用。

防己黃芪湯是《金匱要略》方,經驗用量為:

黃芪30克、白術12克、防己12克、甘草3克、生薑3片、紅棗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克,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澤瀉20克,胸痛頭暈者,加川芎10克、丹參12克。

2慢性鼻炎

常用玉屏風散:黃芪15克、白術12克、防風10克。主治氣虛自汗,容易感冒者。過敏性鼻炎、花粉症、哮喘、老人感冒等經常用。方中可加用生薑3片、紅棗10粒。

3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腰椎病、頸椎病、貧血等,可見關節疼痛、麻木自汗等症者,可用黃芪桂枝五物湯。組成:黃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藥15克、生薑3片、紅棗12枚。

此方不可用甘草。當年範文虎治療醫家沈某之媳病肢體酸麻,曾服桂枝東加味治療未效,範氏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原方,2劑即效。桂枝湯與黃芪桂枝五物湯僅甘草、黃芪之差異,一味藥的區別,效果竟然大不一樣。4上消化道潰瘍

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可用黃芪建中湯。

組成:黃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生薑3片,紅棗12枚,麥芽糖適量沖服。

多適用於病情呈慢性化,有輕度貧血,自汗盜汗,喜歡吃甜食,舌質暗淡者。如體型消瘦者,黃芪不宜大量使用,否則會導致腹脹和食慾減退。5糖尿病

消渴多汗,常一味取效。對糖尿病伴有浮腫、面色黃者,常用防己黃芪東加葛根等。

如果糖尿病所致的下肢潰瘍或深部血栓者,則用生黃芪60克,配合葛根30克,懷牛膝30克、石斛30克、赤芍30克、丹參20克等。6老年人便秘

黃芪30克,陳皮10克,蜂蜜30克。黃芪、陳皮加水煮20分鐘,取汁300毫升,對入蜂蜜攪勻即可。每日1次,可作為早餐之飲料。

具有補益脾肺,理氣消滯,潤腸通便功效。適用於脾肺氣虛所致的大便秘結。

黃芪雖然營養價值和養生功效都非常的好,並且副作用非常小,非常適合中老年人群經常食用進行身體的調理。但是黃芪總歸藥物,藥物都是有藥性的,有些不適宜的人群可別亂服用黃芪。快轉給身邊的人也看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