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這次中國輸了!日本雖然贏得訂單 心卻涼了半截

@ 2017-10-03

文|牛彈琴

 

(一)

幸虧中國輸了!

否則,天曉得現在中國會惹上多大的麻煩。

安倍估計心中就正在叫苦。幾乎倒貼在給印度修高鐵,哪知道現在卻碰了一鼻子灰。

上個月,安倍去印度訪問,熱情握手,緊緊擁抱,然後簽訂大單。其中安倍最大的收穫,被認為是如願擊敗中國,拿下了印度高鐵第一單。

印度,被認為是僅次於中國的高鐵第二大市場!

很興奮地,9月14日,安倍還親自出席了艾哈邁達巴德(莫迪家鄉)至孟買的高鐵奠基儀式。

艾哈邁達巴德至孟買的高鐵總長,相當於北京到濟南。

為了拿下大單,日本也付出了血本。

根據協議,印度這條高鐵將引用新幹線技術,日本則提供總計約19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2.6億元)的日元貸款。

日本則同意,將貸款年息降至0.1%,償還期長達50年(一般為30年)。要知道,當年為和中國爭奪印尼高鐵,日本同意的最高償還期,也只有40年。

0.1%的低利率!雖然考慮到日本利率很低,但這麼低的援助利率,幾乎等同於倒貼了。

但是,讓日本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碰到的是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家。

印度《電訊報》9月15日就報道,印度反對黨領導人、經濟學家,甚至莫迪的黨內同僚,都強烈反對簽署這樣的高鐵協議。

印度前財政部長、國會領袖吉登伯勒姆,更是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譴責莫迪政府,稱高鐵計劃將會「像個擺設」,與其建造高鐵,不如花更多功夫改善印度鐵路的安全性和基礎設施,而且「高鐵不是給普通人用的。它只是權貴們在追求個人滿足。」

 

換言之,莫迪你修高鐵,根本是不管民生問題和普通人死活,只是為了權貴們的享樂。

9月29日,孟買火車站發生嚴重踩踏悲劇,造成至少22人死亡、39人受傷。

這其實與印度基礎設施糟糕有極大關係。當時孟買突降大雨,準備乘通勤列車的印度人,紛紛選擇在車站附近的人行天橋避雨。一名目擊者說:「當時雨下得很大,橋上的人急著要下來,而從市郊列車上下來的人正在往上走,踩踏由此發生。」

孟買市長立刻將怒火撒到了了印度鐵道部身上,認為鐵道部現在還高談闊論要修高鐵,完全是在搞謀殺。

最後,他的結論是,絕對不會允許孟買建設高鐵,「如果缺乏基礎設施,我不會允許在這裡建設高鐵。如果莫迪想建,他可以在古吉拉特邦建。如果他們採取強迫,我們也會。」

所以,安倍要想在印度修第一條高鐵,估計得蛻一層皮不可。

 

(二)

說起來,還真有點後怕。如果沒有安倍的攪局,如果沒有印度的心結、邊境的對峙,中印很可能已經達成高鐵協議。

早在2014年,印度政府就曾宣布,中印將簽署協議,就德里與金奈之間修建1750公里高鐵線路進行可行性研究。如果付諸實施,這將是世界第二長高鐵,合同總金額預估在2000億元人民幣。

當時國內還一片歡騰,認為這是中國海外第一大單,還戰勝了日本的競爭,真的很不容易!

但對中國,這真是好事嗎?

當時牛彈琴就曾說過,高鐵是中國的一張名片,高鐵出口肯定是大單;但幫印度修高鐵,中國必須三思而後行。

為什麼?這就牽涉到幾個問題:

第一,這條高鐵有何重要性?

第二,中國會賺錢嗎?

第三,我們該怎麼看待印度?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這條高鐵有何重要性?

德里-金奈高鐵,是莫迪計劃修建的「鑽石四邊形」高鐵網戰略的一部分。該項目旨在將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德里、孟買、金奈和加爾各答四個大城市連成一體,包括德里-孟買、孟買-金奈、金奈-加爾各答、加爾各答-德里以及孟買-加爾各答高鐵。

 

要知道,印度經濟之所以發展緩慢,基礎設施糟糕是一個重要原因。如果高鐵建成,將大大加速印度資源、人口的流動,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另外,從軍事角度看,一旦印巴發生戰事,或者印度與中國邊境產生摩擦,藉助高鐵,印度將可迅速向西向北投放軍事力量。我看到有網友說,這條鐵路對對於印度的效用,甚至遠大於我國的京廣高鐵。所言不虛。

總結一下:這條路對印度非常重要,經濟上很重要,軍事上很重要,當然,政治上也很重要,這是莫迪先生的政績工程。

再回答第二個問題,中國會賺錢嗎?

按照道理,應該會賺錢,不賺錢中國去幹嘛?日本來爭幹什麼?但世界的事情是複雜的,有時也未必賺錢,或者說賺錢效應不會太大。

這基於以下幾點:

 

第一,可行性研究費用,完全中國出。印度一個仔都不掏,好像與印度無關似的。

第二,修高鐵需要大量資金,印度沒錢,最後肯定得中國提供巨額融資。

第三,如果沒有技術轉讓,印度估計也不會輕易從了。技術轉讓後,還有多少賺頭,很多外商估計很清楚。

 

也許有人會說,即使不賺錢,但我們通過高鐵輸出了中國商品,樹立了中國口碑,推廣了中國標準,從長遠來說,還是賺的。

希望如此。但別忘了,中國在沙特也修過鐵路,虧損是數十億元。而且,中國高鐵報價很低,利潤即使有,估計也不會太高。印度基礎設施修建阻礙重重,未必不會成為爛尾工程。

到時候,虧的是中國投資,印度政府會補貼嗎?

 

再接著回答第三個問題:我們該怎麼看待印度?

中國和印度是鄰國,都是金磚集團成員,都擁有龐大的市場,兩國在很多問題上存在共同利益。兩國聯合,互利雙贏,這是兩國領導人經常說的話。

這是從好的方面看,但更應該看到,印度是中國的戰略競爭對手。

在我看來,中國的戰略競爭對手,從長遠看,只有兩個,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印度。

美國不需要多解釋。印度龐大的人口和市場,以及不斷升騰的大國雄心,註定會成為未來世界的重要力量,實力超過日本、俄羅斯等很多國家。印度與中國的心結,註定這兩個國家有合作,但更有競爭。

幫助泰國修高鐵,可以理解,這可以將東南亞納入中國發展軌道;即使在土耳其、墨西哥修建高鐵,這些國家對中國構不成戰略威脅。

但印度不同,這是一個戰略競爭對手,對中國態度說不上和善,在南海等諸多問題上,印度還對中國構成挑戰;今年的邊境對峙,更讓人看到印度的各種小心思。

幫助印度發展,實際有可能是扶助一個重要對手。

當然,我們可以講究以德報怨,我們也不必太糾結於零和博弈,但國家利益,還是要冷靜考慮。

於是,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出錢、出技術,幫助印度修建一條夢寐以求的高鐵,真的值得嗎?

 

很幸運的,現在是日本拿下了印度的第一個高鐵大單。這對中國來說,真未必是一件壞事。

有些錢該賺,有些錢未必要賺,甚至有些錢看上去能賺,到最終很可能虧得更多。

日本幾乎倒貼給印度建高鐵,但高鐵還未正式開建,各種罵聲已經出現,下面征地抵制幾乎是必然。現在日本人的心,估計真已經涼了半截!

本文由軍迷圈轉碼顯示

查看原文

熱門評論

花枝鳥23小時前北京海淀 57 幫助印度發展,就是在扶持一個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就像當年的蘇聯對中國的大規模技術援助一樣,俄羅斯人現在可能腸子都悔青了。

手機用戶307046220120小時前北京海淀 33 不願看到中國再變回東郭先生!用所謂的大氣幫助敵人發展,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最愚蠢的莫過於此!

狐狸仔pagoo23小時前廣東清遠 30 我們應該建立原則。能上我們經濟建設快車的友好國家,我們才大力投資。否則敵對、不友好或者將來成為惡性競爭對手的國家。我們堅決不參與他們的建設,不輸出任何技術。賣賣民用成品產品就可以了。敵對勢力我們暗地裡還要搞破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