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干政在古代封建社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 一些權利野心膨脹的女性們憑藉著自己的能力把持朝政, 叱吒風雲, 成了後世人評說不斷的焦點人物。 遠一點的有呂雉、武則天等、近一點的有慈禧太后、隆裕太后等, 雖然後世人對這些女政治家們褒貶不一, 但不可否認的是她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的地位和影響。 我們今天來聊一聊她們其中的一位, 漢朝文帝、景帝和漢武帝時期的竇太后。
竇太后本名竇猗房, 她於西元前205年出生在河北武邑縣的農村。 母親早逝、而父親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窮苦百姓, 她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哥哥, 連年的征戰讓這個四口之家的生活異常貧寒。 為了生計、父親竇氏帶著家人來到了一個叫觀津的小村莊, 在這裡他以釣魚為生, 一次不幸墜入河中淹死, 留下了竇猗房和哥哥弟弟三個孤兒。
漢惠帝即位後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挑選宮女, 就這樣年幼的竇漪房以家人子的身份進入了漢朝宮廷。 因為聰明靈巧、長相可人, 進宮之後的竇漪房成了太后呂雉身邊的一個小宮女。 呂雉為了拉攏和維持各諸侯王, 決定在宮中挑選容貌俏麗的宮女賞賜給各諸侯王。
竇漪房成了其中的一個, 沒過多久她就被送到了代王劉恆的封地。 代王劉恆初次見到竇漪房就被她的美貌打動, 隨即將她冊封為美人, 很是寵倖。 入宮不久、劉恆的王妃王氏就病死了, 深受寵倖的竇漪房被晉封為王妃。
呂雉死後代王劉恆被擁立為皇帝、入主長安, 而作為王妃的竇漪房在劉恆即位後不久被冊封為皇后,
從出身微寒的農家女到母儀天下的大漢皇后, 竇漪房幸運的完成了人生的大轉變。
竇漪房先後為漢文帝生下了館陶公主、漢景帝劉啟和梁王劉武三個孩子。 有兒有女、深得丈夫寵愛, 這對竇皇后來說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 但命運有時候就是讓人出其不意。 在經過了一場大病之後, 竇皇后雙目失明, 因為這個原因丈夫劉恆漸漸把對她的寵愛轉移到了其她妃嬪的身上,
自此以後竇皇后的日子變得孤單。 俗話說有得必有失, 竇皇后雖然在劉恆這失了寵, 但幸運的是他的大兒子劉啟最終成了大漢朝的儲君。
劉恆死後、劉啟繼承皇位, 是為漢景帝, 而竇漪房則被尊為皇太后。 景帝即位後, 雙目失明的竇漪房漸漸把持朝政, 但是她並沒有像呂後那樣, 她繼承了丈夫劉恆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 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全力輔佐兒子劉啟,
不得不說文景之治有竇太后不小的功勞在裡邊。 而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三位皇帝之所以取得不小的成績同樣與竇太后有著不小的關係。
漢武帝建元六年, 竇太后因病離世, 結束了71歲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