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豔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區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藝名伎, 十裡秦淮是南京繁華所在, 一水相隔河兩岸, 分別是南方地區會試的總考場江南貢院(即今中國科舉博物館),
另一畔則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舊院、珠市。 最先見於餘懷的《板橋雜記》分別寫了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六人。 後人又加入柳如是、陳圓圓而稱為秦淮八豔。
「秦淮八豔」指的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個南曲名伎, 故又稱「金陵八豔」。 明朝遺老余澹心在《板橋雜記》中記載為: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臺灣鄭經生在《董小宛之謎》一文中則將馬湘蘭換成鄭妥娘。 王德恆、陳予一合著的《順治與鄂妃》一書變動較大, 它加上了李十娘、龔之路、黃豔秋三人, 去掉了馬湘蘭、寇白門、卞玉京。 《板橋雜記》的作者余澹心與「秦淮八豔」是同時代人,
又久居金陵, 為秦淮河上的常客, 看來所言不謬。
此外清末葉衍蘭刻的《秦淮八豔圖詠》、現存於董小宛與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繪園中的「金陵八豔」說明, 以及劉培林、張德義合著的長篇小說《秦淮名伎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豔」之名, 也與《板橋雜記》相同。
1 柳如是
柳如是, 女詩人, 本名楊愛, 字如是, 又稱河東君, 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故自號如是。
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 後嫁有「學貫天人」「當代文章伯」之稱的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為側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 幼即聰慧好學, 但由於家貧, 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 妙齡時墜入章台, 改名為柳隱, 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 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 此外, 柳如是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 徐天嘯曾評價「其志操之高潔, 其舉動之慷慨, 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 非真愛國者不能。 」
2 馬湘蘭
馬湘蘭(1548—1604), 秦淮八豔之一, 生於金陵, 自幼不幸淪落風塵, 但她為人曠達, 性望輕俠, 常揮金以濟少年, 是秦淮八豔之一。 她的居處為秦淮勝處, 慕名求訪者甚多, 與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誼甚篤, 她給王稚登的書信收藏在《歷代名媛書簡》中。 在王稚登70大壽時, 馬氏集資買船載歌妓數十人, 前往蘇州置酒祝壽, 「宴飲累月, 歌舞達旦」, 歸後一病不起, 最後強撐沐以禮佛端坐而逝, 年57歲。
3 卞玉京
卞玉京(約1623——1665年), 又名卞賽, 字雲裝, 後自號「玉京道人」, 習稱玉京, 應天府上元縣(今江蘇省南京市)人。 與馬湘蘭、顧橫波、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門、柳如是、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 卞賽詩琴書畫無所不能, 尤擅小楷, 還通文史。 她的繪畫藝技嫺熟, 落筆如行雲, 「一落筆盡十餘紙」喜畫風枝嫋娜, 尤善畫蘭。 作有《題扇送志衍入蜀》。
4 李香君
李香君, (1624—1653), 又名李香, 號「香扇墜」, 原姓吳, 江蘇蘇州人。 她與董小宛、陳圓圓、柳如是等被稱為「秦淮八豔」。 因家道敗落, 飄泊異鄉在李香君八歲的時候, 隨養母李貞麗改吳姓為李。 是南京秣陵教坊名妓, 秦淮八豔之一。 她歌喉圓潤, 但不輕易與人歌唱;絲竹琵琶、音律詩詞亦無一不通, 特別擅長彈唱《琵琶記》。 1699年孔尚任的《桃花扇》問世後, 李香君遂聞名於世。
5 董小宛
董小宛(西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號青蓮,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豔」。1639年,董小宛結識複社名士冒辟疆,後嫁冒為妾。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6 顧橫波
顧橫波(1619年-1664年)原名顧媚,又名眉,字眉生,別字後生,號橫波,應天府上元縣(今江蘇省南京市)人。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門、柳如是、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工詩善畫,善音律,尤擅畫蘭,能出己意,所畫叢蘭筆墨飄灑秀逸。作有《海月樓夜坐》、《花深深·閨坐》、《虞美人·答遠山夫人寄夢》、《千秋歲·送遠山夫人南歸》等詩詞,收入所著《柳花閣集》。受誥封為「一品夫人」。
7 寇白門
寇白門,名湄,字白門,1624年出生於金陵,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柳如是、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人稱「女俠」十八歲時嫁給明朝聲勢顯赫的功臣保國公朱國弼。1645年清軍南下,南明小朝廷失敗,寇白門回到了秦淮歌樓後因病去世。
8 陳圓圓
陳圓圓(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名優,「秦淮八豔」之一。崇禎末年被田畹鎖擄,後被轉送吳三桂為妾。相傳李自成攻破北京後,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遂引清軍入關。
董小宛(西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號青蓮,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豔」。1639年,董小宛結識複社名士冒辟疆,後嫁冒為妾。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6 顧橫波
顧橫波(1619年-1664年)原名顧媚,又名眉,字眉生,別字後生,號橫波,應天府上元縣(今江蘇省南京市)人。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門、柳如是、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工詩善畫,善音律,尤擅畫蘭,能出己意,所畫叢蘭筆墨飄灑秀逸。作有《海月樓夜坐》、《花深深·閨坐》、《虞美人·答遠山夫人寄夢》、《千秋歲·送遠山夫人南歸》等詩詞,收入所著《柳花閣集》。受誥封為「一品夫人」。
7 寇白門
寇白門,名湄,字白門,1624年出生於金陵,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柳如是、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人稱「女俠」十八歲時嫁給明朝聲勢顯赫的功臣保國公朱國弼。1645年清軍南下,南明小朝廷失敗,寇白門回到了秦淮歌樓後因病去世。
8 陳圓圓
陳圓圓(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名優,「秦淮八豔」之一。崇禎末年被田畹鎖擄,後被轉送吳三桂為妾。相傳李自成攻破北京後,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遂引清軍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