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媽媽說,她寶寶最近經常夜醒,食慾也不太好,於是去醫院做了個檢查,結果是胃食管反流。醫生說,孩子頻繁夜醒,很可能與胃食管反流有關。
的確,寶寶頻繁夜醒是很頭疼的問題。但夜醒的原因有很多,也比較雜,胃食管反流只是其中之一。(下面分析夜醒原因時,會提到胃食管反流)
今天就聊一聊寶寶頻繁夜醒的問題。
夜醒主要有哪些原因?
大致分三類:
環境因素
比如,過於吵鬧、室內的光線太亮、室內乾燥、冷熱、床睡的不舒服、要換尿不濕等。
生理因素
比如,餓了、腸絞痛、入睡太晚、睡前太興奮、皮膚過敏、出牙、大動作發育、大腦跳躍期、猛長期,以及胃食管反流、腹瀉、感冒等一些疾病因素。
心理因素
比如,換人護理、分離焦慮、受到驚嚇、做噩夢等。
只有找准了原因,才能改善夜醒。
要解決問題,得先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才能有效應對。
以下幾種原因是比較常見且典型的,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比之後,幫助寶寶進行調整。
餓了
小月齡寶寶晚上會有幾次夜奶,9~10個月後就可以開始斷夜奶了。減少晚上夜奶導致夜醒的次數,就要根據寶寶的月齡,結合白天的進食量和活動量來做調整了。
對於習慣性夜奶的寶寶,如何減少或斷夜奶,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斷夜奶全攻略。詳解12款斷夜奶方案,總有1款適合你!
溫馨提示:寶寶夜醒不一定是餓了,建議先做觀察,不要一醒就塞奶 頭,否則不合理的干預,很容易造成習慣性夜醒。
腸絞痛
3~4個月之前的寶寶是比較常出現的,多發生在傍晚或上半夜,寶寶會莫名哭鬧,你怎麼哄都哄不好。若持續時間過長,還會影響寶寶整夜的睡眠質量。
緩解和預防的方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也適用於腸脹氣):
寶寶老是哭鬧,是腸絞痛嗎?怎麼辦?
大動作發育
4個月開始從寶寶學翻身,再到學坐、學爬等都會影響到夜間的睡眠。很多媽媽會發現自己家的寶寶,在這期間出現睡眠倒退的情況,多半都與大動作的發育和大腦跳躍期有關,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不要因此過於焦慮,等寶寶熟悉了這些動作,自然會恢復。
在這個期間,儘量多觀察,少干預,可能醒來後不久,寶寶又會自己再次入睡。不過也有可能寶寶翻過去了翻不回來,或者坐起來了躺不下去,需要媽媽適當的予以幫助。
出牙
寶寶出牙一般都是在6個月以後,而且表現也非常明顯,比如煩躁、啃咬、流口水等。
出牙引起的夜醒是無法避免的,只能儘量通過安撫來平復寶寶的煩躁。
你可以試著將牙膠放冰箱冰一下後,給寶寶咬;或者用紗布蘸涼水擦拭寶寶的出牙處,幫他緩解。待新牙完全冒出後就好啦。
胃食管反流
在食管和胃的連接處有一個塊環形肌肉叫賁門括約肌,起到閥門的作用,主要是阻止胃容物反流到食道里,最終可能導致吐奶。
寶寶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胃食管反流,是由於這道閥門發育還不成熟。只有反流情況特別嚴重的才被稱為胃食管反流病。
這裡有一段來自《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的描述,可以參考:
正常吐奶一般到7個月就會停止,如果寶寶沒有隨著成長自然度過吐奶階段,而且吐的時候很痛苦,影響到吃奶、睡眠,可能寶寶患有胃食管反流病。
表現信號為:寶寶「腸絞痛」;頻繁驚醒,看起來很痛苦;睡覺不老實,不停扭動;吃奶困難;吃奶後立即表現出「痛苦」等。
如果寶寶頻繁夜醒,同時還伴隨上述症狀,或者寶寶因為其它疾病導致頻繁夜醒,最好就醫諮詢。
皮膚過敏
寶寶出現皮膚過敏,各個月齡、各個季節都會發生。在白天很容易觀察到症狀,比如出紅疹是最常見的表現之一。
如果寶寶出現夜醒的時間點,和寶寶發生皮膚過敏的時間點一致,甚至伴隨瘙癢、煩躁、哭鬧,基本就可以確認夜醒與皮膚過敏有關了。
關於皮膚過敏導致夜醒的應對方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寶寶常見10大皮膚問題及護理心得
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一般在8~10個月逐漸顯現出來。寶寶像一個小巡視員一樣,時不時會睜開雙眼,看看媽媽還在不在,一旦感受不到媽媽的存在,就會開始嗚嗚哭泣。
分離焦慮症無法完全杜絕,但可以緩解和縮短焦慮期。
緩解寶寶分離焦慮症的關鍵是:通過加強對寶寶的陪伴和關愛,幫助寶寶獲取足夠的安全感。
具體的方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回答好這4個問題就能輕鬆處理分離焦慮症
噩夢
一歲以後的寶寶,在夜間突然哭醒,你又沒發現任何異常,可能就是做噩夢了。
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指出「夢就是受抑制的潛意識上升為意識的東西。」
而寶寶做噩夢,其實就是白天因受到刺激產生的恐懼情緒在睡眠中不受抑制的顯現。這種恐懼情緒,可能會在寶寶的潛意識中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如果你能意識到寶寶害怕什麼,可以在事情發生時,通過及時安撫來化解,或者事後通過「重訪經歷」來幫助寶寶理解他所害怕的事情。
如果實在想不出寶寶害怕的是什麼,也不要焦慮,耐心的陪伴便是給寶寶最大的安撫。你要相信這只是暫時的,隨著寶寶認知力增強,這段不良情緒會消散。
改善夜醒,還得靠這三心
在解決夜醒的過程中,你可能會不斷地從睡眠中被孩子的哭鬧叫醒,偶爾也會因為無法一時使孩子平靜下來,而充滿挫敗感,最終身心俱疲。
改善這個問題,除了掌握應對方法之外,你還需要這三心。
首先,要有愛心,愛孩子就要接納孩子的這些問題。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就從早睡、不熬夜開始,這樣才有足夠的精力,來處理這些問題;
其次,要有信心,這些問題都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的情況,要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相信自己能夠很好的應對,也要相信你的堅持會使問題得到改善。
最後,要有耐心,育兒中出現的問題,大多數都不是三下五除二就能解決的,更多的是需要你耐心的等待、觀察,以及從容不迫的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