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滅六國後堅持遠征此地,為中國打下50萬國土,如今富得流油

@ 2017-09-29

秦始皇滅六國後堅持遠征此地,為中國打下50萬國土,如今富得流油

 

 

 

西元前238年, 秦王政解決了秦國內部呂不韋集團與嫪毐集團, 在李斯等人的幫助下開始親政, 並籌畫滅諸侯, 一統天下的策略。 經過十年的征戰, 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先後被消滅並納入了大秦的版圖。 秦始皇也成為了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帝王, 明代的李贄更是稱其「千古一帝」。

 

秦始皇與兵馬俑

然而秦始皇可不會僅僅滿足現狀, 他又把目光盯上了匈奴與百越。 匈奴與百越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新秦的威脅, 匈奴擅長奔襲, 這點秦軍不得不承認, 而百越雖然部落眾多, 但是沒有形成一個核心部落, 生產力又不高, 且長期內鬥, 於是秦始皇就決定先拿百越開刀, 為了防止匈奴趁機北下, 還特意讓蒙恬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上築修城, 抵禦匈奴。

百越所在的嶺南, 主要集中在廣西、廣東、福建、雲南, 其實都是越人, 因為部落眾多, 統稱百越。 雖然還保持著最原始的耕作方式, 但是地盤可不小,

 

足足有50萬平方公里, 還有豐富的海洋資源, 因為社會發展力底下, 故中原人喜歡稱其為「南蠻之地」。

網路資料

秦始皇也不是個拖泥帶水的人, 安排好事宜之後, 西元前218年, 派遣屠睢帶兵五十萬南征嶺南。

屠睢先是分別五路, 一路所向披靡, 但是越人仗著地理優勢, 穿梭於叢林之間, 與野獸為伍, 使得秦兵方陣施展不開, 而因為軍隊深入越地, 糧草也開始跟不上去, 糧食危機再加上惡劣的環境,

 

秦軍南征陷入了被動。

再加上南方天氣濕潤, 作戰環境又多處於叢林, 蚊蟲蛇蟻眾多, 雖然秦軍三年來都不曾把盔甲卸下來休息過, 但也無法避免因環境帶來的種種麻煩。 有一天夜裡, 百越軍突然發起襲擊, 秦將屠睢被殺, 士兵損傷嚴重。 在《淮南子·人間訓》中還特意記載著:

又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領, 一軍守九疑之塞, 一軍處番禺之都,

 

一軍守南野之界, 一軍結餘幹之水。 三年不解甲弛弩。 使監祿無以轉餉, 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 以與越人戰。 殺西嘔君譯籲宋, 而越人皆入叢薄中, 與禽獸處, 莫肯為秦虜。 相置桀駿以為將, 而夜攻秦人, 大破之, 殺尉屠睢, 伏屍流血數十萬, 乃發適戍以備之。

然而秦始皇哪裡會低頭, 西元前214年, 再次任命任囂和趙佗再次率軍南下, 甚至還不惜用了三年時間開鑿靈渠, 解決糧草押運問題。 這次趙佗等人也改變了戰略, 每次打下一個地方, 就讓隨行的中原人移民至此, 以此為根據地, 周而復始, 經過四五年的時間, 秦軍終於徹底征服了南越。

 

此後, 大秦不斷向南越移民, 先後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技術與優秀的文化, 使得落後的南越社會文明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留在當地的中原人也與越人良好的結合在了一起, 成為了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如今, 經過改革開發的影響, 珠三角一帶已經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中重要的支柱, 輕工業、電子行業也在全國享譽盛名。 其中的香港, 更是以「東方之珠」享譽全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