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巨艦剛乾了一件大事!加拿大偷樂 美國卻鬧情緒

@ 2017-09-26

文|九龍軍事

來源:觀察眼

 

雪龍號乘風破浪!加拿大偷笑,美國瑟瑟發抖。。。

最近,一艘來自中國的船隻,在穿越北極的重重浮冰和冰山後,成功從北美大陸東側的戴維斯海峽,抵達了位於北美洲西北部的波弗特海。

大家可千萬別以為這件事「無關緊要」,因為這次我們通過北極橫穿北美大陸的航程,直接牽動著美國和加拿大兩國間一根敏感的神經!

據新華社日前報道:

 

8月30日這天,中國著名的北極科考船「雪龍號」從全世界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附近的戴維斯海峽出發,在經歷了6天的航行和探索,於9月6日抵達了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間的波弗特海。

 

雪龍號此次行駛路線。

雖然這件事起初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關注,可在官方的報道中,這次「雪龍」穿越北極的航行卻對中國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為中國商船未來使用這條航道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這次航行同時引起了美國和加拿大的強烈關注。

比如加拿大《環球郵報》就專門報道了此事,稱 「雪龍號」最初這次航行是經過加拿大政府批准後才成行的,而且也請了加拿大的科學家和導航員上船參與。當然了,報道並沒有到這裡就結束,重頭戲還在後面!

 

一位加拿大的大學教授就表示:中國的「雪龍號」在這次出行前專門找我們加拿大政府申請的這個事兒,對於鞏固我們加拿大在北極的「主權」還是很有利的…

原來,加拿大之前一直宣稱咱們「雪龍號」這次通過的北極「西北航線」是加拿大的主權範疇,理由是「我們加拿大的祖先『自古以來』就使用著這條航線」。可鄰居美國卻並不認同,宣稱這是「公海」。

所以,在加拿大人看來,如果中國人使用這次航線前先找加拿大政府申請,這就意味著中國人承認了加拿大在相關水域的主權,這對加拿大來說「豈不美哉」?

當然,加拿大人打的小算盤很快也引起了美國人的警覺。美國《華盛頓郵報》在一篇報道上,針對「加拿大享有主權」的說法進行了反駁,並且特別指出:美國和加拿大在這一水域存在主權爭議…

而美國MSN新聞網也專門刊文提到了美國和加拿大「西北航線」的主權爭議。但從這篇報道來看,美國輿論似乎並不希望這一爭議鬧大,希望可以繼續和加拿大「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嘿嘿。。。。。。老美常年對中國的南海主權指指點點,還時不時派軍艦過來給咱們上眼藥,但卻沒意識到自己家後院已經起火,這就是所謂的「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吧!

 

大家都知道,特朗普上台以來就一直向世界叫囂「打貿易戰」,不過誰都沒想到,他第一個開火的對象就是自己的鄰居加拿大!

先是提高了進口稅率,而後又將加拿大的納稅大戶龐巴迪飛機製造公司給查了、再後來居然對加拿大支柱型產業——森林資源下狠手,徵收高額反傾銷稅,平均稅率為20%,最高稅率可達24%。

對於人家加拿大來說,這幾乎和挖了人家祖墳是一個性質!

隨著氣候變暖,當越來越多的商船乃至豪華遊輪都開始將目光投向這片水域,加拿大也十分擔心美國會通過「霸權」手段吃掉自己的北極主權。

而中國對於北極航道的格外看重,也讓我們成了加拿大在這一問題上重點想拉攏的對象。

悶聲發大財!世界大國爭奪北極的幕後真相

雖然中國不是北極國家,但特彆強調自己是近北極國家,並於2013年取得了北極理事會觀察員資格,我們對北極的渴望源於這樣的理念:那就是北極不僅屬於擁有其主權的國家,更屬於最常使用它的國家。

要知道,北極西北航道可謂是航海界的珠穆朗瑪峰。相比於繞道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的傳統航線(約2.1萬公里),通過北極航道(約1.3萬公里)連接西歐、東亞與北美的航線可縮短約25%~40%的航程航期。

北極航道(紅)與傳統航道(綠)

對於中國來說,北極航道若開通,不僅能為貨運節省燃費,提高商船運轉率,降低運輸成本,還可以避開美國在亞太地區封鎖中國的關鍵口,可謂是一舉兩得。

而作為能源消耗大國,中國一直都對北極地區有著強烈的興趣。

據統計,北極的天然氣資源探明儲量占全世界已探明儲量的30%以上,除此之外,還有石油、煤炭、金礦、鈾礦、錳結核、魚蝦等能源、礦產和漁業資源。

無疑,僅憑這一點,北極就已經成為了各國眼中的「大蛋糕」。

除此之外,由於地球的構造原因,北極上空還是當前世界主要核大國(中、美、俄)投送核力量必經之路和必爭之地。

 

誰取得了先機,誰就能掌握戰爭的主導權,這對於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具有極其重大的戰略意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