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內戰一觸即發,西方推波助瀾,中國面臨巨大戰略風險

@ 2017-09-25

文|防務新視角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防務新視角

人類發展的主旋律,永遠離不開戰爭。

中國人真的應該懂得知足,我們在一個並不和平的時代,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一切只是只因我們祖國很強大。

那些總是抱怨的人不曾想到,不少與中國僅一步之遙的鄰國,至今還深陷戰火與動亂之中,他們的人民飽受欺凌、他們的後代顛沛流離,或許終其一生,都是絕望的活著。

 

比如,此時的緬甸,就是這幅景象。

從上個月至今,緬甸若開邦的衝突愈演愈烈,當地羅興亞人與緬甸政府軍的武裝衝突,已經造成近500人死亡。根據西方媒體的報道,政府軍正在若開邦執行「焦土政策」,以槍炮強行驅趕當地羅興亞人。現目前,已經有逾4萬名羅興亞難民因戰亂湧入孟加拉國。

因為羅興亞人信奉伊斯蘭教,故而這次緬甸遭到了伊斯蘭國家的強烈譴責。

 

法新社訊:孟加拉國至少兩萬名穆斯林集結在達卡,抗議緬甸屠殺驅趕羅興亞人的暴行。示威者衝擊了緬甸大使館。

中東研究通訊社: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12日稱翁山蘇姬是一個「殘暴的女人」。

法爾斯通訊社: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在一份聲明中強烈譴責「緬甸極端主義佛教徒對羅興亞穆斯林的屠殺」

 

 

除了穆斯林國家,西方各國對緬甸也是一群叫罵聲。緬甸仿佛一夜之間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場本屬於緬甸內部的衝突,在西方勢力的介入下,局勢變得異常混亂,大有內戰一觸即發之勢。中國,也必不可免的被牽涉其中。。。

羅興亞人的歷史

事情本質決定事態走向,西方為何要借羅興亞人打擊緬甸?面對混亂的緬甸,中國又該如何自處?這一切,都需要我們首先搞清楚問題的核心——羅興亞人與緬甸衝突的由來。

最初的羅興亞人,是中世紀從阿拉伯過來的伊斯蘭人進入孟加拉後,和當地孟加拉人雜交出來的後代,伊斯蘭宗教的信仰就這麼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了。到了殖民時代,整個緬甸和南亞都落入了英國的手中,緬甸被英國併入英治印度。當時的英治印度由今天的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緬甸四大部分組成。

逃亡中的羅興亞人

英治印度時期,殖民當局為了更好的控制殖民地,打亂原有人口布局,將大量生活在孟加拉國境內的羅興亞人,趕到緬西南的若開邦做苦工,時間一長,羅興亞人就在此地定局了。

在英國殖民期間,羅興亞人與當地居民的衝突還能被殖民當局控制。隨著二戰後英國殖民的結束,以及緬甸的獨立,沒有壓制的緬甸本土居民和羅興亞人之間的衝突,就一發不可收拾。

緬甸人認為,歷史上從來就沒有「羅興亞人」(Rohingya),它是孟加拉非法移民自己造出來的,以求在字面和發音上與若開邦的英文「Rakhine」接近,給人以他們很早就生活在若開邦的假象。

而由於羅興亞人信奉伊斯蘭教,人種更偏向於西亞及南亞,不論是生活習俗還是思想觀念,都和信仰佛教的緬甸本土人格格不入。再加上英國殖民時代結束後,羅興亞人嚷著要從緬甸獨立出去,緬甸人就更加不爽了。

 

從1948年緬甸獨立至今,羅興亞人與緬甸中央政府的衝突時有發生,基本沒中斷過。在緬甸,大部分羅興亞人並沒有緬甸的國籍,而是屬於難民身份。

被拋棄的亞洲政治女星

緬甸中央政府與羅興亞人之前的衝突,大家早已司空見慣,以前都是愛答不理的。但這次很不一樣,不僅伊朗站出來怒噴翁山蘇姬,連西方各國都把輪著把緬甸當局聲討了一遍,緬軍更是被西方媒體形容成屠殺難民的劊子手。

伊朗站出來放話我們還能理解,畢竟羅興亞人也是伊斯蘭世界的一份子。西方國家跳出來很多人就不理解了:他們不是跟翁山蘇姬關係很好嗎?咋吃錯藥了,要準備賣隊友?

 

沒錯,西方這次就是要賣隊友了!或者說,翁山蘇姬這個隊友在西方看來很不合格,欲除之而後快。

一直以來,緬甸和中國的關係非常好,是屬於中國「盟友體系」中比較重要的國家,這自然就為西方所不喜。在西方國家的操控下,掌握緬甸大權的軍政府是獨裁、專制的「邪惡政權」,他們以此為藉口對緬甸進行經濟封鎖,並把親西方的翁山蘇姬包裝成自由、民主的女神。

說到底,西方對緬甸的封鎖就是為了讓軍政府放棄大權,然後在國內實行民主普選,把翁山蘇姬給推上去。西方的陰謀也確實得逞了,受制於國內的經濟現狀,以及各邦長期對中央軍政府的反對,軍政府同意在緬甸進行民主,翁山蘇姬領導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大選獲勝。不過軍政府也有個要求,即翁山蘇姬不得出任緬甸總統一職。

緬甸軍隊向民選政府交權

雖然翁山蘇姬沒能當上總統,但在一系列暗箱操作下,她還是出任緬甸國務資政,獨攬政治大權,成為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翁山蘇姬執掌緬甸大權後,沒有按著西方設定好的套路走,而是努力在中國與西方之間尋找戰略平衡,並穩步推進中緬油氣管道等一批有關中國國家戰略的工程。

其實緬甸這一點和巴基斯坦很像,不論國內政治格局發生什麼變動,與中國的關係是不可能大變的。翁山蘇姬在外界看來親西方,其實這只是一種個人政治喜好。當這種政治喜好上升到國家利益的高度時,將國家利益視為最高選擇的政治家自然會摒棄個人喜好,而服務於整個國家戰略。很不巧,翁山蘇姬一直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從緬甸的利益出發,加強對華合作是實現緬甸富裕、和平的最好辦法。

在翁山蘇姬的推動下,中緬關係發展勢頭良好,中緬戰略走廊和印度洋戰略工程項目(珍珠鏈)也在穩步向前推進。加之受益於一帶一路的發展,緬甸與中國的關係就更加密切。

 

翁山蘇姬和中國玩得不亦樂乎,西方定然大動肝火。說白了,老子精心包裝你這麼多年,又是捧你又是搞軍政府,就是期望有朝一日你執政緬甸後,帶偏中緬關係。可結果呢,你帶偏的是西方的套路,中緬關係壓根就沒受到多大的影響,中國的戰略級工程甚至在緬甸搞得更加風生水起。。。

緬甸「悶聲發大財」的局面肯定是西方不願意見到的,翁山蘇姬帶偏節奏的行為更是不可接受。所以,當羅興亞人與緬甸政府軍爆發衝突後,西方媒體大肆宣揚緬甸無視人權,迫害難民。並藉此為契機,毫不掩飾的指責翁山蘇姬當局,其目的就是要把事情鬧大,事態越大,緬甸就越容易爆發內戰。

只有一個動盪的緬甸,才符合西方的利益。

緬甸亂局下的中國戰略危害

基於一帶一路和中緬戰略走廊等項目的影響,一個動盪的緬甸顯然不符合中國的利益。而且,這次緬甸政府與羅興亞人在若開邦的衝突,會對中國造成極大的戰略危害。

攤開若開邦的地圖,我們會發現,中緬鐵路和中緬油氣管道的緬甸起點——皎漂,就在若開邦的首府石兌港,這也是中國在孟加拉灣尋求的印度洋戰略支點。

 

可以預見,隨著羅興亞人與緬甸政府的衝突越鬧越大,來自西方和穆斯林世界的壓力也會與日俱增。當這種壓力到了承受的臨界點,緬甸政府就會投鼠忌器,羅興亞人則得寸進尺,若開邦必將更加混亂。

只要若開邦一亂,中緬油氣管道和中緬鐵路都將時刻承受巨大的風險。而中國在石兌港尋求的印度洋戰略支點,也可能夭折,隨之波及到的是整個中國印度洋戰略工程。

現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中國不可能立馬介入緬甸亂局。你要是穩不住現在就往裡面鑽,就面臨非A即B的選擇,也就是選邊站的問題。可關鍵是,現在這種情況我們能站隊嗎?肯定不能!

 

若站緬甸政府一邊,就相當於得罪了穆斯林國家。不要忘了羅興亞人是穆斯林,他們現在挑動的是整個伊斯蘭世界向緬甸政府施壓。若站羅興亞人一邊,中緬戰略走廊怎麼辦?印度洋戰略支點還要不要?中緬鐵路還要不要?所以,這個隊我們肯定是沒法站的。

至於中國要該如何應對,關鍵就看誰更有耐心。西方要是坐不住要對翁山蘇姬下手,翁山蘇姬肯定會全面倒向中國。當然,就算西方不搞翁山蘇姬,隨著國內外的壓力增大,翁山蘇姬也只有尋求中國的幫忙。

只要她一開口,中國就可以憑藉和穆斯林國家的良好關係,居中調停,把局勢給摁下去。

 

所以,現在我們能做的就一個字:等。 

本文由軍迷圈轉碼顯示

查看原文

相關視頻

緬甸:翁山蘇姬接受中國媒體採訪——若開邦局勢逐步恢復穩定與和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