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小飛豬觀察
在今年7月份,美印兩國在巴黎航展上高調宣布,印度將引進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16生產線,美國全面向印度轉移技術,並生產至少100架以上的F-16戰鬥機,而且在印度的F-16工廠將向全球F-16用戶包括美軍提供新的零配件。該筆交易達到100億美元以上。
F-16的接收儀式
當時評論認為,這筆交易雖然金額不菲,但是對於印度來說,絕對超值。因為,完整的F-16生產線以及技術可以幫助印度提升飛機製造能力,另外,印度將會成為全球唯一能提供F-16配件的工廠,F-16戰鬥機生產了4000架以上,意味著這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但是僅兩個月時間,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聲稱,將不會把F-16的全部技術轉移給印度,並稱不會對在印度工廠生產的F-16戰鬥機和零配件的質量作出保證。——這意味著這筆交易或可能最終不能成交。
印度在近年來一直強調「印度製造」,莫迪政府在國防建設中向中國看起,計劃打造一個完整的自給自足的國防工業體系。此前就有分析認為,莫迪的國防工業「印度製造」計劃實施起來將比中國更加快速,因為他們認為擁有先進技術的西方大國並不排斥向印度轉移技術。但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印度畢竟是一個人口即將超過中國的區域大國,如果這個國家沒有野心,已開發國家或許願意提供幫助,一旦印度表現出了強烈的野心——就如印度目前表現出追求印度洋已經南亞次大陸的霸權的野心,西方似乎並不願意進行「養狼計劃」,這次洛克希德•馬丁的反悔也說明了美國的顧慮。
大批的F-16戰機
實際上在印度也有理性的聲音。在之前美國力邀印度加入美國圍堵中國之際,印度國內就有不同的聲音:目前中國的崛起威脅到了美國,美國拉攏印度圍堵中國,若是以後印度崛起了,強大了,美國會怎麼樣對付印度?
印度的工業水平也是讓其難以快速成長的關鍵,在1957年就擁有了第一艘航母的印度,60年時間下來,都無法吃透建造航母的技術,首艘國產航母從1989年開始規劃,2007年開工建造,但是至今也無法交付海軍。至少這個現象可以說明,印度並不是一個喜歡學習和吸收新技術的國家。反觀中國,僅從被拆解成一塊超級廢鐵的瓦良格上學習,就在短時間內建造了自己的首艘國產航母。
洛克希德•馬丁拒絕轉移F-16技術僅為印度近期遭遇的軍購尷尬之一,在這幾個月時間,印度也在同俄羅斯為了米格-29K艦載機「大打出手」,印方指責俄羅斯的戰鬥機有質量問題,俄羅斯指責印度使用不當和維護水平低下——爭議的核心來源於這筆採購合同當初並沒有簽訂售後和維護保養合同,印度不簽署這樣的售後協議源於對自己維護保養水平的信心,但是實際上差勁的後勤支持壓根無法滿足印度海軍的需求。之前印度斯坦飛機公司就造成過慘痛的案例,只要該公司經手維修過的米格-21戰機全部墜毀,這次米格-29K遭遇的問題並不是新問題。
米格-29K艦載機
還有一件讓印度空軍惱火的採購,就是採購兩架以色列的新型預警機,該預警機為費爾康預警機的升級版本,採用以色列的新型預警雷達,俄羅斯伊爾-76運輸機為平台。但是近期伊爾-76缺漲價了三倍,為何漲價不得而知,但是這或將讓印度放棄這批採購,糾結的是,以色列的預警雷達是以伊爾-76為平台設計的,無法安裝在其他平台上。印度計劃採購2架空客飛機替代伊爾-76,但是這得讓這筆軍購又要延長數年才能交付,且要多支出很大一筆費用。
在連續遭遇軍購的尷尬之後,印度還決定要堅持下去,近期拋出了一個1500億美元的超級採購清單,包含了戰鬥機、直升機、潛艇、飛彈等軍事裝備,還是想以高額資金採購加上市場換技術策略,以期幫助印度軍工實現現代化。——誰也不知道,印度是否能實現這個野心。
至少從目前來看,即將占據世界人口最多國家頭銜的印度,很難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對比中國,不關在什麼時期,中國都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在貧窮的時候,中國這個體系運行完整良好,只不過技術水平差一些。現在中國富強了,中國的工業體系的優勢更加顯現,這是印度無法相比的。在筆者看來,印度會有發展,也會現代化,科技水平也會提高,但是這個國家只會吵架、持槍凌弱,真要幹活的話,就慵懶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