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以來,國際局勢風雲變幻,核問題成為當今世界一個最熱門的話題。9月22日,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援引伊朗PressTV電視台消息稱,伊朗阿米爾∙阿里∙哈吉扎德准將披露,在德黑蘭舉行的總統魯哈尼和軍方高級代表出席的閱兵式上,伊朗展示了射程2千公里的多彈頭彈道導彈「霍拉姆沙赫爾」。隨後,伊朗總統魯哈尼也公開表示,「沒有哪個國家能阻止伊朗加強導彈實力和國防計劃,伊朗的國防實力從未被用來侵略。」伊朗總統的硬話,以及此次高調展示威力巨大的彈道導彈,目的都是一個——叫板美國,警告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旦單方面撕毀伊朗核協議後果不堪設想。
針對伊朗的核武器計劃,美國總統特朗普貌似受到極大刺激,曾經在多種場合對伊朗進行指責。特別是剛剛結束的第72屆聯合國大會上,特朗普以美國總統身份首次出現聯大,便在一般性辯論演講時稱伊朗政府是「流氓政權」,指責伊朗不遵守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並對美國前政府簽署的伊核協議採取極端性抱怨,稱這是美國簽署過的「最糟糕、最一邊倒」的協議,甚至還提出,美國無法遵守一份為伊朗發展核武器「提供掩護」的協議,言下之意,對該協議現任美國政府概不認賬。特朗普在聯大上的表現,被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等國狠貶,就連法國總統馬克龍都與其相悖。更被伊朗總統魯哈尼稱之為世界政壇的「無賴新手」。
其實,在對待伊朗問題上美國一直以來都是採取非常強硬的態度。當年,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將伊朗稱為「邪惡軸心」國家,後來的美國政府又不惜借力聯合國、歐盟等國際組織或勢力,對伊朗的經濟和金融進行制裁,希望將伊朗搞垮。直到2015年7月14日,伊朗和伊核問題六國(安理會五常加上德國)就持續多年的伊朗核問題才達成於2016年1月16日生效的歷史性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伊核協議,該協議是海灣乃至中東地區和平的基石之一。到特朗普時代,伊核問題又總是被其拿來說事,似有不將中東地區的戰火不挑起來不罷休之意,甚至將伊朗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
然而,伊朗對於美國的這種強硬做派,並沒有半點畏怯,給予了激烈的回應和敲打。今年1月8日,4艘伊朗快艇在荷姆茲海峽附近水域快速接近一艘美國海軍軍艦,而美方卻不知伊朗海軍的目的;4月24日美國海軍「馬漢」號驅逐艦在波斯灣海域與伊朗革命衛隊快艇接近,雙方最近時相距僅900米,美國軍艦最終被迫改變航向。據美軍方面統計,伊朗在2016年至少35次「不專業」地逼近騷擾了美國軍艦。這一數據顯示,美國的軍事霸權主義在伊朗的眼中並沒有太重的份量。
當然,伊朗敢於挑戰美國,在聯大這樣的場合毫不留情地回懟特朗普,並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而是實在有些底氣。伊朗是中東大國,石油儲備豐富,因為美國的封鎖倒逼其加緊國防建設,而且成績不菲;伊朗軍隊為了應對現代化戰爭也開始了高精尖武器研發,之前就有媒體爆出伊朗已經開始研發五代戰鬥機,外形特別像殲20,而且已經進入了測試階段,進展神速;除了五代機,伊朗在其他空天技術方面也進展比較快,今年4月,伊朗電視台宣布伊朗軍方在東部地區擊落了一架美國RQ-170「哨兵」無人偵察機,反映了伊朗比較強大的反偵察和神秘的無人機捕獲能力,讓美國不得不有些忌憚。而最讓美國人忌憚的還是伊朗擁有的大規模的導彈儲量,據稱各種類型導彈數量達到1.1萬枚之多,數量可觀,戰鬥力強大,一旦惹毛了伊朗,美國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還有另外一個因素,伊朗在對抗美國問題上並不是孤立的,已經和俄羅斯建立了統一戰線,有了俄羅斯背後撐腰,伊朗的膽氣又壯了幾分。現階段,美國在很多問題上將伊朗和俄羅斯等國一同對待,推到了對立面,動輒制裁,直接導致這些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美國。7月,美國對伊朗俄羅斯等國進行制裁;9月,俄羅斯、伊朗共同發表聲明就敘利亞問題警告美國。這樣一些拉鋸式的對抗,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引發的。對於俄羅斯戰鬥民族的作法美國是心中有數的,很多時候美國也不敢得罪俄羅斯,再加上伊朗也不是怕事的主兒,伊朗和俄羅斯聯合起來,美國再強霸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可以說,這也是伊朗敢於叫板美國的最大原因。
看來,在伊朗核問題上,不管特朗普多麼強硬和霸氣,由於美國的所有做法都是基於其「美國優先」的原則,完全是滿足美國單方利益的霸權主義作法,必然得不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支持,只會招來更多更大的對抗。特朗普在國際舞台上如此做派,可以說不但「無賴」,還有點「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