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里講:「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
想要身體好,你最該吃的不是稀少罕見或是大補的東西,而是身邊最常見最便宜最有用的食物!
比如以下幾種,祖先們早早發現了它們的養生功效和用法!
1紅棗護肝臟
大棗能「補中益氣,滋脾土,潤心肺,調營衛,緩陰血,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和百藥」(《本草備要》)。
老年人多吃紅棗還能養顏益壽,俗話說的「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就是這個道理。
早起喝一碗紅棗花生粥
溫暖的紅棗花生粥既能暖胃,又可以增強胃腸功能,保證營養充分消化吸收,促進臟腑功能協調,也讓身體的陽氣升發。
2老薑治咳喘
姜能發表、散寒、止嘔,還能解除一些藥物、食物的毒性。姜有嫩、老之分,嫩薑又稱子姜,老薑又稱母姜,入藥以母姜為效優。
生薑含有揮髮油和姜辣素,能刺激心血管,引起汗腺分泌增加,從而產生髮汗祛寒之效。姜的乾燥根莖入藥稱「乾薑」,被中醫稱為「溫中回陽第一要藥」。
嚼點乾薑能止咳
秋天漸涼,氣管不好的人,很容易受風寒外襲而咳嗽,一個簡單的預防方法是,經常嚼一嚼乾薑。
乾薑,就是鮮姜切片曬乾,中醫認為,乾薑性大熱,味大辛,有回陽通脈,溫肺化痰等功效。
一片乾薑大約在1~1.5克左右,晩睡前含一片乾薑,晚上咳嗽會減輕。外出時,也可以隨身帶上一些乾薑片,在咳嗽痰涎不易咳出的時候,嚼上一片,可明顯緩解氣管不適。陰虛內熱、孕婦不適合吃。
3男吃韭補陽
我國民間素有「男不離韭,女不離藕」的說法,意思是說,男人要多吃韭菜,女人要多吃蓮藕,這樣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韭菜有「長生草」之稱,味辛、甘,性溫,無毒。具有補腎陽、溫中行氣、散瘀解毒等功能。
每天喝杯韭菜汁
平時用韭菜做餡或與雞蛋、河蝦炒食都行。飲用韭菜汁也是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把韭菜用開水焯一下,去辣味,切去根部,放攪拌機里打汁,再倒入紗布過濾去渣,就可以喝了。其實口感還不錯,口味偏甜的人,還可以加一些蜂蜜。
成年男性,每次食用一兩左右即可。
4女吃藕增血
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
《本草經書》中說,藕「生者甘寒,能涼血止血、除熱清胃;熟者甘溫,能健脾開胃、益血補心」。可見藕的藥用價值相當高。
女子一生以血為本,藕涼血止血又養血,所以對女性來說,確實是健身補體之佳品。
想補血燉藕湯
蓮藕中鐵的含量在根莖類食物中較高,所以很適合缺鐵性貧血的人吃。蓮藕排骨湯、蓮藕豬蹄湯、蓮藕鴨湯都是不錯的選擇。儘量選新鮮的蓮藕,老一點的鴨子,搭配上黑木耳,放入生薑等調味料,燉上3小時,出鍋時再撒些鹽,很香。
不過用蓮藕入湯,最好是切大塊,不然就煮爛了。
5白菜就是養老藥
古諺語有「粟為口中食,菘為養老藥」之說。這裡面的「菘」,通常指白菜。
元代食療專著《飲膳正要》記載其「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酒毒」。大白菜還被譽為「菜中之王」。中醫認為白菜味甘性平,具有通利腸胃、生津止渴、消食下氣的功效,常吃可以滋養脾胃,有胃潰瘍、消化不良等症狀的人尤其適合。
順絲切更通便
切白菜的方法很重要。最好是沿著白菜上的一條條「溝壑」順著切。這樣更有利於保存菜汁,水溶性營養素也會丟失得較少。粗纖維也會最大程度地保留,也更利於通便。
6蘿蔔也叫小人參
蘿蔔在我國民間自古便有「小人參」的美稱,也有俗語稱,「蘿蔔上了街,藥房把嘴噘」,意思是,吃蘿蔔對身體健康有益,不生病,也就不用延醫用藥了。
李時珍稱讚蘿蔔為「蔬中之最有利益者」,說它「生吃可以止咳消脹氣,熟食可以化瘀助消化」。
蘿蔔生吃能助降糖
《新修本草》說「蘿蔔生搗汁服,主消渴,試大有驗」,也就是說喝蘿蔔汁對降血糖有一定幫助。白蘿蔔吃法很多,想更好地發揮蘿蔔的食療功效,最好生吃或涼拌,作為日常保健若削皮生吃,也是糖尿病患者代替水果的上選。
有輕微的咳嗽,尤其是肺燥咳嗽時,可以通過喝白蘿蔔汁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