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環球網報道了一篇《中國無人機崛起掀起革命 可飽和攻擊航母》的文章,文中報道,中國的無人機技術近年來取得了非常快速的進步,軍用、民用無人機都早已躋身世界無人裝備前列,同時一些西方媒體也對中國無人機裝備的發展進行了展望,認為中國大力發展無人機相關裝備及技術是在為了為不對稱作戰做準備,而這將預示著一場軍備革命的到來。
2017年9月14日,在第四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開幕,場內展台還展出了一款中國軍用察打一體無人旋翼機。被稱做「穿雲鷹」無人旋翼機。它具備旋翼機所具有的諸多優點,並且在高空、高溫、低溫、缺氧等惡劣環境下依然可以使用。
沒錯,經過這麼多年的軍事化建設,解放軍對無人機的使用以及運用已越發成熟。在軍民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國在無人機領域正在一步步的實現突破。而通過軍民融合的國家戰略,解放軍還將利用人工智慧方面的民用技術進步來推動軍事裝備的應用。
2017年4月12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中國某公司展示了其成功研製的一款具備垂直起落功能的無人機:獵影-100。據透露,獵影-100無人機總長1.63米,機身高0.5米,起重小於200公斤,有效載荷100公斤,可垂直起降,該機最大巡航高度為6000米,作戰半徑150公里,能夠滿足山地、城市作戰需求。
但是這一裝備也引發不上網友的爭論,說這款無人機極為類似歐洲的神經元無人機,有模仿嫌疑。但筆者認為,其實很多東西外形相似的原因其實都是符合相應的科學道理的,而外表相似完全不能代表內部相似,即使真的是模仿,那也是本事,可不是所以國家都有能力模仿,模仿也是學習的一個過程,通過這個過程積累技術,才可能超越,難道連走都不會就想學會跑?
此外,在今年6月11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還展示了119架無人機編隊飛行的「集群」技術。這使其成為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無人機集群,打破了此前由美國海軍保持的紀錄。從理論上講,此類裝載飛彈或彈頭的無人機集群能夠進行複雜的攻擊,可以單純依靠數量優勢來壓制對手的防禦。
對此,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就曾發表文章稱,中國在集群智能方面的進展和迄今為止已知的研發工作構成了對美國利益的威脅。因為對解放軍來說,某些破壞性技術——包括同「第三次抵消」戰略有聯繫的技術——是大國競爭中的「戰略制高點」。例如,未來解放軍智能無人系統或將用它們來打擊航母等高價值的美國武器系統。
而這看上去美國似乎一直在以受害者自居,但事實上我們都心知肚明。彼時,當美軍航母戰鬥群兵臨我近海,向中國施壓時,解放軍三大艦隊的多種戰艦、戰機、飛彈及相關先進裝備嚴陣以待。當整個世界屏住呼吸,目光聚焦時,美軍航母戰鬥群卻在第一時間撤至了「安全領域」。因而世界發現,中國不再只是不高興,而是以堅定的態度,回之以不答應的堅決。
沒錯,有實力,才有和平。沒有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就沒有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安康。中國近代以來吃過太多國家大而不強的苦頭。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悲劇,絕不會再次上演,最後為日益強大的祖國點個大大的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