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自組建起,一直將防空作戰列為第一要務,以戰鬥機為主要裝備,由此造成了重防禦輕進攻的問題,人們的印象之中,中國空軍防禦屬性依然過高,其實自上世紀90年代,即開始扭轉這一局面,如今已變化相當大了!
打靶打靶
殲10越來越多的擔任對地攻擊任務,為此在訓練中加掛各式各樣的對地或反艦彈藥。近日,在西部地區有實彈演習中,殲10一次投下2枚500公斤的精確制導航,砸中了充當靶標的T34坦克和卡車,由於其威力巨大,命中誤差不計,如此成績卻無人喝彩,為啥?只因,中國空軍裝備水平提高了,這已經不算什麼了。
掛彈起飛掛彈起飛
說實話,這真的出乎意料!解放軍又有一款攻擊機,不是殲16,也不是殲轟7,而是殲10,一款被認為是制空型的戰機,如此可以干起攻擊機的活了,而且從靶試看,其對地探測能力和分辨能力已經相當高了。
這完全得益於中國整體技術的進步,這其中涉及的東西太多了,飛行員要一邊駕駛戰機,一邊完成目標搜索、定位、投彈、引導等一系列動作,涉及到多項技術。關鍵不是制導彈藥本身,而是相關係統,包括:機載火控系統,以及導航/瞄準吊艙系統,它具備導航、搜索、瞄準、制導等多種功能,為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前提。
準備掛彈準備掛彈
上世紀60年代時,中國就開始研製機載制導彈藥,上世紀80年代時,才完成第一代產品,可惜沒能列裝部隊,隨後第二代產品完成,即:LT-2,又稱:雷霆2雷射制導炸彈,接近於美製寶石路的外觀,為500公斤級制導航彈,採用半主動雷射制導,利用彈體後部的尾翼和操縱面,以進行彈道修正。
攻擊掛裝攻擊掛裝
雷霆2為中國機載制導彈藥的突破口,隨後又開發更先進更好的產品。後繼的LT-3,稱雷霆3,已採用複合制導,半主動雷射制導外,增加了捷聯慣性制導和衛星制導,命中精度提高到3米。接著,引入衛星制導模式,增加「發射後不管」的功能,隨之推出滑翔制導系統,代表產品:LS-6,又稱:雷石-6,通過模塊化設計,僅需要加裝彈翼與控制組件,即可讓非制導炸彈變成制導炸彈。
殲10在實彈演習中使用500公斤制導炸彈就是:雷霆2,而且為雙發齊投,這表示我們又解決制導信號之間的干擾問題,以前因這個問題,每次只有投一枚,現在可以2枚一起投了。既然使用雷霆2沒問題,那麼其它型號也就不存在問題了。
殲10B
不久前,公開的照片中,殲10可以在加掛三個副油箱的同時,帶了再加掛2枚鷹擊91空艦導彈,以及2枚霹靂10空對空導彈,對空重僅9噸的殲10已不算低了,但不算滿載,畢竟該機擁有11個外掛點,這次僅使用了7個。
殲10B
如果滿掛的話,殲10實際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號炸彈卡車」,以後別說,殲10隻能空戰了,論到對地攻擊,也一樣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