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秘書長丹斯里依萬瑟里加直言國人生活方式良好,更反駁經濟差、生活成本高漲的說法。
「人民(投訴)說,生活成本高漲、食物價格攀升,但是我去一些商場,你們(人民)還是在享用這些食物,路上的車也持續面對堵塞問題,所以這裡的生活水平尚好。」
依萬瑟里加今日在2017年消費稅大會上致詞時說,今年上半年大馬經濟平均增長5.7%,主要由私人領域貢獻並支撐經濟成長。
他指出,大馬今年首季和次季分別交出5.6%和5.8%的經濟增長率,使上半年平均成長5.7%。
他坦言曾在不同場合中,被問到民眾未有感受到經濟增長時,他解釋說,私人領域有表現和增長,政府才可徵稅並取得收入,再轉為補貼國內醫院、學校等各種福利和發展。
他說,我國於2015年落實消費稅之際,國際原油價格挫至50美元(約209令吉)以下價格,消費稅稅收恰好填補了低油價而失去的稅收。
依萬瑟里加也透露,政府可能會在明年1月將關稅局企業化,這項決定因2015年實施消費稅而被迫延期。
「我們正在進行中,希望在2018年1月將關稅局企業化。」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今年3月13日指出,政府有意將關稅局企業化,以提供更好的服務。
沙里希阿邦:稅務管理報告
數位技術佔主導地位
沙里希阿邦指出,數位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在稅務管理報告中佔有主導地位,因此會計師和客戶都需立馬做好準備。
關稅局從今年起,已逐步在註冊消費稅企業或商家,裝置 「加密狗」(dongle)偵探器,以遏制逃稅者。這說明數碼化發展趨勢無法避免,世界各地稅務監管機構都朝這個方向發展。
「比如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HMRC)正數碼化稅收制度,使稅收管理更有效率,將於2019年實施增值稅(VAT)。」
年消費稅稅收或超420億
關稅局總監拿督蘇柏馬廉看好,今年可如期達到420億令吉的消費稅稅收,甚至可超越此目標。
「相較去年,稅收增長與國家經濟成長相符。」
他說,去年關稅局共取得410億令吉稅收,今年的目標為420億令吉,但相信會稍微多過420億令吉。
截至9月17日,共有45萬2793家公司和個人註冊消費稅。
但蘇柏馬廉指出,針對商家註冊消費稅方面仍有漏洞,執法單位已著手尋求解決方案。
「在這2年半這麼短時間內,消費稅註冊商家近45萬3000家,相較銷售稅只有6萬家,這顯示消費稅的優勢。」
他說,儘管仍存在合規與否的問題,但關稅局希望可改善情況並為國家貢獻更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