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碗湯,疾病全掃光

@ 2017-09-18

白露過後,天氣漸冷,氣候乾燥,人體會因此表現為津傷肺燥。中醫道:秋天一碗湯,不用醫生幫!小編在此介紹幾款製作簡便、適合秋季食用的藥膳湯,滋陰、潤肺、補血、清熱、健脾……滋補一整個秋天!

秋天喝湯三大補

補肺

秋天80%的病是由呼吸道引起的,比如哮喘或者支氣管炎,秋天常喝湯能補肺潤氣,防止呼吸疾病,還能提高免疫力!

補腎

俗話說「一秋腎三虛」,一年當中,秋天是最容易出現腎虛的季節,尤其對比較瘦弱的人,通過喝湯,可以滋陰補腎,減少疾病。

補脾

秋天易內燥,引發口乾眼乾,皮膚騷癢,這是脾虛的表現,脾能產生津液,潤澤全身,脾虛可以常喝湯來補充。

秋天一碗湯,醫生不用幫

以下6道秋季養生湯,不僅味道絕佳,還能強身固本,預防秋季小毛病,為家人健康花1分鐘看看。

養血補血:四物雞湯

對於血虛人群,最好在秋季進行「平補」,以達到補血、和血的目的。血虛主要表現為面色淡白或萎黃,頭暈心悸、月經量少等症狀,此時,喝點四物雞湯很適合。

做法:

烏骨雞一隻,生地10克,白芍5克,當歸10克,川芎3克,生薑、鹽適量。將生地、白芍、當歸、川芎裝入紗布袋中,烏骨雞宰殺洗凈,把藥包納入雞腹部,用線縫好,入砂鍋,燉爛,入鹽調味即可。

功效:

四物湯是中醫補血養血的經典藥方,該方以甘溫味厚的熟地為主,滋陰養血。配伍當歸補血養肝,和血調經;白芍養血和營以增強補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氣,調暢氣血。血虛者可用之補血,血瘀者可用之活血,因此是能補血養血、活血調經的常用方劑。

補腎強身 :杜仲黨參乳鴿湯

秋天最容易出現腎虛的季節,尤其對比較瘦弱的人,通過喝湯,可以滋陰補腎,減少疾病。

做法:

乳鴿沸水焯過;杜仲、北芪、黨參、老薑洗凈;將乳鴿、杜仲、北芪、黨參、老薑放入開水鍋中,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約3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

此湯補腎壯陽、強健筋骨。杜仲溫、辛甘、可以強身、補肝腎、鎮痛、安胎,對於精力不濟、腿足痙攣、高血壓等療效。

滋陰潤肺 :雪梨百合枸杞湯 

到了秋季,肺熱咳嗽患者症狀會更加明顯,因此,煲一個能滋陰補肺,潤燥止咳的雪梨百合枸杞湯就非常適合。 

做法:

雪梨1個,百合2個,枸杞適量。雪梨洗凈帶皮切成小塊。百合去掉洗凈;雪梨塊和百合放入鍋中,倒入清水一起煮20分鐘後,放入洗凈的枸杞,再煮2分鐘即可。

功效:

雪梨有著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特別適合乾燥的秋冬季節食用。百合具有清熱,去火,潤肺和安神的功效。枸杞亦為扶正固本,生精補髓、滋陰補腎、益氣安神、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良藥。

補脾健胃:山藥排骨湯  

秋季天氣轉涼,大部分人會出現脾胃虛弱,引發秋季腹瀉,常喝山藥排骨湯,不僅能補脾健胃,還能提高腸道抵抗力,預防秋季腹瀉。

做法:

山藥500克、排骨200克、生薑片2片,鹽少許。將排骨洗凈,汆水;山藥去皮,切厚塊。將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內,加水煮至大滾。再改用文火煮二小時左右,調味後即可食用。

功效:

葛根有解表退熱、生津止渴、止瀉的功能,並能改善高血壓糖尿病病人的項強、頭暈、頭痛等症狀。薏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胃、清肺熱、止泄瀉等作用。

清燥通便:羅漢瘦肉湯 

秋季容易上火便秘,對於便秘、尿少、肺熱咳嗽、口乾咽燥者,喝點羅漢果瘦肉湯,能清燥通便,潤肺排毒。

做法:

羅漢果洗凈,打成碎塊;豬瘦肉洗凈,汆水後切塊。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煲開後,改用小火煲3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

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咳、滑腸排毒、嫩膚益顏、潤肺化痰的功效。

補血益氣:三七雞湯 

三七雞湯是秋冬進補的上品。食用三七雞湯好處很多,可以滋補、益氣、安神、去燥,在補養的同時,又不必擔心發胖。因為雞肉的熱量極低,三七雞湯的做法又較為天然,使得湯清無油,非常健康。

做法:

老母雞1隻,熟三七粉5-15克。燉老母雞湯時,放入5-15克的熟三七粉,把老母雞燉的爛透而成,湯味鮮美醇正。

功效:

三七強大的活血化瘀功效,對秋冬易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有非常好的防治作用,此外它還能補血、美容養顏、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