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講堂丨嶺南人如何玩山松

@ 2017-09-18

作者:曾憲燁

——乘風歸去

這是候增華先生作品【乘風歸去】的製作過程。

山松也叫馬尾松,是廣東山中最常見的樹種。山松用來製作盆景是近30年左右的事。它不同於雜木,枝條剪後可以在有芽眼的位置萌動新芽,它,只能在有松針的地方才能逼到新芽,因此,它的蓄枝、造型另有一套不同的方法。

圖4--54 1999年已成活的樹照

幹徑3CM,高80CM,樹相平凡,無一可取之處。但它是幼齡樹,可塑性強。正如此,才能用來製作盆景。

圖4--55 2006年培育7年的樹照。

很多人都不相信這是同一棵樹,根本就沒有可比性,但,事實就是如此。

圖4--56倆相對照製作過程具體分析

定原樁斜立作主觀賞面,把最底下的兩托枝截棄,保留上面一右展枝作頂枝,輕輕拉直主幹。把保留的左一枝作重點枝培育。通過調矯把枝線下拉到合適角度,讓它瘋長,健旺,原有的枝粗壯,松針濃密,養份充足,3年後開始剪蓄、逼芽。2002年3月當松枝頂端的蠟燭芽未開時,利用原側枝剪取第一刀。在它前一年的枝上選取合適需萌芽進行枝線造型的地方,保留7到8對松針其餘的剪去。40天後,可見剪口處出現簇生新芽,6月保留兩芽,其餘摘除。每年一次,重複作業。一年一刀,(即取得一節枝線)。通過不斷地蓄、剪,緾、紮,以剪為主,紮為輔,7年就培育出有節奏、有韻律、有空間變化、有力度的枝線來,這也是嶺南盆景山松製作與北派製作的不同地方。

山松的製作:

1、要注意1到2年的旺壯枝在有松針的地方才可逼到新芽。

2、每年的大寒節氣後休眠時才可改植換土。

3、利用犧牲枝加速枝線的成型。

4、 象雜木一樣定時修剪。

圖4--57 2008年6月接芽,培育9年樹照

圖4--58接芽原因的具體分析

山松如果在需要有芽的地方,沒有逼到芽,可以通過芽接法獲得。由於左重點枝的尾梢枝節過長,少變化少力度,故在合適位置接芽,成為今後尾梢。

圖4--59 2011年培育12年芽接成活放養照

經12年的培育,幹徑由3CM增大到7CM,各枝托基本成型,進入成型階段的精細管理。

圖4--60 2012年培育13年樹照

圖4--61 2014年培育15年樹照

兩年培育的重點是加強各枝托的橫角枝的密度,一年逼芽一次。

圖4--62 2016年培育17年樹照

這是2016年12月全樹盛生時照。經兩年的逼芽、短針,作品基本成熟。進入完善調整階段。

圖4--63 2017年3月短剪副芽樹照

從現照可見作品格局已定。40天後將萌新芽,60天後撥去現時老針將以全新面孔出現。

經由17年的培育,山雞變成了鳳凰。作品屬斜幹拖枝造型,輕盈、靈動,有一種飛升的意韻。「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詩仙的意境,盆景人的心血結晶,可喜可賀。

鳴謝:感謝廣東陽江曾憲燁老師授權發布!

嶺南盆景公眾號編輯,出處 ID: lnpjsj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