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等效果,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等功能,不管是在藥材市場還是在菜市場都隨處可見,作為一種藥食兩用的中藥材,現在已經成為普通老百姓的家常菜了。
山藥木耳炒肉
山藥炒肉片的做法極其簡單,需要的材料有:新鮮山藥、肉、胡蘿蔔、黃瓜、木耳、蔥姜蒜適量,鹽胡椒粉少許。
做法:1、木耳需提前泡好備用,
2、胡蘿蔔、黃瓜切片備用,山藥洗凈去皮切片備用,
3、肉切片,適量加點調味料腌制入味,
4、熱鍋燒油,加入蔥姜蒜爆香之後加入肉片炒至變色,再倒入切好的胡蘿蔔、黃瓜和山藥,和提前泡好的木耳,大火炒熟根據個人口味適當加點調味料即可關火食用。
簡單又美味的山藥炒肉片就完成了。山藥經過數千年的歷史仍然常見於我們的餐桌上、藥店中,可見其藥用、食用價值都不容小覷。需要提醒的是,山藥中澱粉含量較高,大便乾燥、便秘者最好少吃。此外,山藥是偏補的藥,甘平且偏熱,體質偏熱、容易上火的人也要慎食。
山藥燉排骨
材料
山藥(500-1000克)、肋排(500-1000克)、姜(少許)、胡椒粉(少許)、食鹽(少許)、雞精(少許)紅棗(3-4顆)、枸杞(少許)、大蔥(3-5段)。
做法:
1.先將肋排焯水後備用。
2.鍋中放入清水、姜拍碎後與焯好水的排骨一併放入鍋中,放入少量胡椒粉。
3.山藥去皮切片或段備用。
4.約1.5小時後將山藥放入鍋中一起燉,也可做成火鍋吃法,邊吃邊下鍋。
5.放入適量的鹽、紅棗、枸杞、雞精、大蔥。
山藥紅燒肉
鋼鐵鍋,自從破過就沒修過
材料
五花肉200g、豬後尖肉200g、山藥300g、油、鹽、冰糖、紅燒醬油、蔥、姜、八角、桂皮、干辣椒、料酒。
做法
1.將五花肉和後尖肉洗凈,切塊。
2.山藥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
3.把山藥下入油鍋煎成金黃色。
4.肉焯一下,撈出備用。
5.鍋中加入少量的油,下入焯好的肉煸炒。
6.加入蔥姜和八角桂皮辣椒,繼續煸炒至出香味,肉色微黃。
7.加入冰糖轉小火,煸炒至上糖色。
8.烹入料酒,加入醬油煸炒均勻。
9.加入開水,沒過肉,大火燒開,轉小火燉燜40分鐘。
10.加入鹽和煎炸好的山藥,再燉燜30分鐘,轉中火燒至湯汁濃縮即可。
山藥炒肉片
主料:鮮山藥200克,裡脊肉300克。輔料:胡蘿蔔50克,小黃瓜50克,蔥2根(切段),薑片3片,鹽、酒、胡椒粉各少許。藥材:黃芪5錢,防風3錢,白朮2錢,大棗10顆。
做法:1、將胡蘿蔔、小黃瓜用鋸齒刀切段。
2、藥材加薑片用4碗水煮成1碗藥汁備用。
3、裡脊肉切薄片並加入所有調味料拌腌。
鐵棍山藥怎麼吃 新知4種吃法
4、油少許炒香蔥段後,放入肉片拌炒至變色。
5、倒入山藥、胡蘿蔔及小黃瓜,淋下藥汁後加鹽調味炒約1分鐘即可。
山藥紅豆雙麻餅
主料:山藥1根。
輔料:紅豆沙適量、中筋麵粉適量、黑芝麻適量、白芝麻適量、綿白糖適量。
步驟:
1.將山藥去皮,放入壓力鍋蒸熟。
2.蒸熟的山藥,用勺子壓成泥。
3.放入白糖調味,放入麵粉,能成團即可。
4.將其攪拌均勻後,抓適量山藥麵糰,弄成窩形。
5.包入自己做的豆沙餡,收口,搓圓。
6.在芝麻盤子裡滾一圈,蘸上芝麻。
7.按扁,成餅狀,放入電餅鐺,烙至兩面金黃即可。
糯米山藥粥
原料:
圓粒糯米1杯、紅棗10粒、山藥300克、 枸杞子2大匙
輔料:
白砂糖1/2杯
做法:
1. 糯米洗凈,加水6杯,燒開,改小火煮粥,紅棗泡軟,放入同煮。
2. 山藥去皮、切丁,待粥已形成時放入同煮至熟,並加糖調味。
3. 最後加入洗凈的枸杞子,一煮溶即關火盛出。
京蔥燒山藥
主料:京蔥80克,鐵棍山藥300克。
調料:A料(鹽1克,味精、蚝油5克,白糖、醬油各3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雞湯200克。
做法:
1、京蔥斜刀切長5厘米的段,入燒至五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色澤淺黃,撈出控油;
2、鐵棍山藥去皮,切成長5厘米的段,同樣放入燒至五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
3、鍋內留底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山藥段、京蔥段和A料大火翻炒均勻,倒入雞湯,小火燒5分鐘,大火收緊湯汁,放入燒燙的沙鍋內上菜即可。
藍莓山藥泥
材料:
山藥、藍莓果醬、淡奶、清水、冰糖、鹽
做法:
1、將山藥洗凈,去皮後切成塊狀放入盤中,蒸鍋中倒入水,用大火蒸20分鐘,直到山藥變軟
2、山藥蒸至沒有硬芯,能用筷子戳透即可端出鍋,再放入碗中用勺子壓成更細膩的泥狀,加入淡奶、鹽
3、充分攪拌均勻
4、鍋中倒入清水,加入藍莓果醬和冰糖
5、用大火煮開後,轉成小火繼續熬制,直到藍莓醬和清水,變得粘稠,倒出冷卻
6、將山藥泥裝進容器中,淋上藍莓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