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10個火災逃生知識,遇上大火應該怎麼逃?》【內附宗教學校火災新聞與視頻】

@ 2017-09-15

 

 

必知!10個火災逃生知識,遇上大火應該怎麼逃?

(1)火場逃生原則應往上或往下?

很多人認為往下跑會遭遇火煙侵襲,往上跑最起碼離火煙越來越遠,安全上應該更有保障,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想法,如果往下跑會遇到煙,代表梯間已受到污染,往上跑也會碰到濃煙,而煙每秒上升速度3-5公尺,如果往上跑將使自己暴露在濃煙中,而往下跑最起碼跟煙做的是相對運動,只要能跑到起火層以下的樓層,我們就安全了,所以火場逃生原則上往下,如果不能往下避難,則應該選擇回到原本居室「關門」求生。

 

(2)房門外有高溫及濃煙時該怎麼辦?

當發現門的溫度非常高,或門外有濃煙(濃煙通常會伴隨著高溫),有一個非常簡單卻非常實用的保命方法-關門。根據美國NFPA實際燃燒實驗發現,當房門外的溫度高達150℃時,如果房門一直是關起來的,房內之溫度則僅有25℃,足證關門可以有效阻隔火煙,如果起火點在屋內,逃離家門時將門關起來,可以將火勢局限於屋內,減緩火勢的延燒速度,方便其他房間或樓層的人逃生,這個基本的火場逃生觀念「關門」,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人。

 

(3)發生火災時,適不適合使用塑料袋逃生?

如果塑料袋是遭遇濃煙時使用,那麼在濃煙密布的環境中塑料袋只有裝滿著大量濃煙的機會,此時我們將裝滿濃煙的袋子套在頭上,說要協助自己逃離火場這種方法是不對的,另外塑料袋的耐熱溫度不高,如果使用塑料袋於火場高溫逃生,可能會受熱而像保鮮膜包覆自己,致使呼吸困難,未受熱前,也會因自己呼氣造成塑料袋視線受阻,影響逃生的速度。火場初期溫度不高,煙層也不會太低,周邊還有許多新鮮空氣,其實也不需要利用塑料袋來裝空氣呼吸。近來時常看到的逃生防菸袋,其效果亦同,經研究該產品國內目前沒有檢驗標準、沒有合格產品、火場變素很大,逃生防菸袋並無法驗證運用在火場逃生可以安全無虞,且逃生需要多少時間?防菸袋可以使用多久?尚無明確證明,同時,如果只有防煙逃生袋,身體其他部分仍會暴露在火場高溫高熱情形下,故建議不可以使用。

 

(4)火災時如何采低姿勢下樓梯?

火場逃生有許多技巧及要領,在水平面上要記住讓自己維持在煙層底下,呼吸菸層下面較為新鮮之空氣,但是如果面臨下樓梯時,應採取「頭上腳下」的姿勢,采倒退之方式往下爬,避免重心不穩而跌倒。

(5)火場中可不可以用干毛巾幪住口鼻?

過去傳統的觀念,是火場中可以利用濕毛巾來協助自己逃離火場,因此大家就推出干毛巾不可用導致很多人面臨火災時,因一時之間找不到水,無法將毛巾弄濕,就放棄了利用毛巾幪住口鼻的逃生技巧。利用毛巾幪住口鼻最主要是防止高溫的碳粒子進入肺部,濕毛巾既然能將碳粒子隔離,干毛巾也有同樣的功能,只是濕毛巾多了一個降溫及更佳之吸附碳粒子的效果,當然,毛巾弄濕了一定得擰乾,否則掩住口鼻後的呼吸過程一定會吸到水,大家可以做個實際的體驗試試看,對於這一點的爭議應當不大。但火災現場瞬息萬變,在把握時間逃生的前提下,基本上皆建議直接逃生(低姿勢),別再浪費時間找毛巾及沾水弄濕等動作。

 

(6)如果房間外都是煙和火而逃不出去的話,可否躲在浴室里,或者利用排水孔呼吸新鮮的空氣?

這是在網絡一直流傳及時常報載的火場逃生技巧,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

首先,請大家一起檢視自己家中的浴室,浴室大門的材質是否為耐火材質,還是只是一般的塑料材質、木質或是連有通氣百葉口或玻璃等的大門,相信大部分家中浴室大門為塑料材質居多。這時我們必須面對的是,火災發生後,不僅需遭受濃煙的侵襲,千萬不要忽略火場高溫的威脅。因此,即使大家躲在浴室中,做到關門、用濕毛巾塞門縫的動作,因為火場所產生的高溫,仍然會使非耐燃材質的浴室大門因高溫而產生熱熔,進而導致大門毀壞,而導致濃煙與高溫進入浴室造成人命威脅,更別說是還想利用浴室內馬桶及排水孔中的空氣存活。因為平時為了不讓排水管內的臭氣和昆蟲進入室內,近年來浴室設計都在排水孔加上存水彎的設計,這樣一來,因為水封深度的關係,排水孔其實是不會有空氣流通的。同樣的,這樣亦不能選擇馬桶來呼吸新鮮空氣。另外,如果家裡的浴室大門設計就是耐燃材質,這樣就能躲嗎?

 

這時候就需要考慮另外的問題,就是浴室內是否有通往戶外的出口,這裡所指的出口,並非專只有門的才叫出口,窗戶亦包含在內,而且還須考慮浴室的隔間材質,如果浴室並非木質隔間,且亦有耐燃大門,浴室內並有通往戶外之出口,那麼,在無法逃生退而避難的情形下,這樣條件的浴室似乎是一個好的相對安全區,您可以在此透過窗外逃生,亦可以依著窗邊呼吸新鮮空氣等待救援。

(7)火災時浴室可不可以避難?

 

浴室門下沿有氣窗不易填塞防阻濃煙竄入,浴室門大部分不是木造就是塑料制,容易軟化或著火;浴室天花板大多也是塑料材質,容易軟化或著火;軟化或著火後,相對安全區防火防煙區劃就被破壞了;躲在浴室則已無其他逃生出口,形成死胡同,影響逃生;所以浴室並不是待救時第一選擇場所。

(8)火場有濃煙可不可以逃生?

不可以,當逃生方向有煙霧時,應朝煙霧反方向逃生,當所有逃生方向均受阻時,不可強制逃生,更不可低姿勢沿牆壁找出口,而應退回相對安全區、塞門縫、設法告知外人受困位置、等待救援。

 

(9)家中最重要的消防設備是什麼?

住宅用火災警報器。根據消防署的統計,住宅火災人員罹難的主要因素為火災發現太慢及自力避難困難。由於太慢發現火災和初期反應失敗,導致錯失逃生之第一時機或避難行為。住宅火災中,有無裝設火災警報設備與死亡之間有絕對之關聯性。高齡者行動不便避難若能於住宅裝設火災警報器, 利用其所探測煙或熱時產生的警報聲,早期提醒正在熟睡或不知火災發生的民眾,及早發現並開始逃生,除可抑制火災擴大,亦可減少人命傷亡。因此,住宅場所有必要設置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以提高該場所自我保護之水平。

 

(10)經過一場奪命大火後,提醒家中安裝窗花的公眾,確保知曉屋內的窗花鑰匙收藏處,及在緊急時刻可以打開。

新聞:

(2017年9月14日聯合早報網訊)

吉隆坡一宗教學校宿舍清晨大火22學生2老師死多人受傷 火災現場視頻

 

 

火災新聞視頻

馬來西亞吉隆坡一所宗教學校疑因電路短路發生大火,造成至少24名教師和學生葬身火海。當地部長表示,這所學校並沒有獲得經營執照。

 

據《新海峽時報》引述當地市消防與拯救部門報道,位於吉隆坡拿督克拉末(Datuk Keramat)的宗教學校今天清晨約5點15分發生火患。

馬來西亞《中國報》報道說,初步調查顯示,案發時火場疑似發生電路短路,引發致命火患。報道表示,吉隆坡總警長阿馬星上午證實,這場火災共造成24人死亡,罹難者是22名學生及兩名老師。另外,七人送院治療。

據亞洲新聞台馬來西亞通訊員報道,罹難的學生年齡介於13到17歲。

 

 

 

阿馬星在災後現場召開記者會披露,火患發生在第三層樓的臥室,該建築里共有36名學生及六名老師留宿,40多名消防與拯救隊員趕抵現場後,成功救出14名學生,另外有四名老師在當局抵達前成功自行逃生。

阿馬星澄清「較早前由於點算錯誤,故傳出有25人死亡。」

 

 

早前有報道引述一名消防部門官員的話說,「根據我們目前得到的信息,有25名學生和老師在火患中喪生。」

據了解,僥倖生還的18名學生及老師當中,有三人傷勢嚴重;大部分死者是在睡夢中被大火驚醒後,受困火場而被活活燒死。而死者的遺體被發現時「並不在床上,而是在床邊的地上,其中一具遺體靠著窗邊,狀似跪在地上求活路。」

《中國報》引述當地聯邦直轄區部長安南的話說,「案發宗教學校的建築結構有嚴重缺陷,樓梯及逃生出口只有一個,而且樓窗口裝有鐵花,造成受困者無法及時逃生。」

一名目擊者說,案發時有三至四名同學從二樓側窗跳下,他和好幾名鄰居及消防拯救隊員試圖接住他們,不過因為天色昏暗,跳窗的同學還是跌落地面受傷,他們隨後被緊急送院急救。

部長安南也透露,這所宗教學校並沒有獲得經營執照。

他說:「這所宗教學校沒有獲得當地政府發出的營業執照,也沒有獲得當地宗教部門發出的執照。全國還有很多這類非法經營的宗教學校。」

這類宗教學校的學生一般年齡介於五到18歲。

有關當局近期也就這類私校的防火安全措施表示關注。星報指出,自2015至今,在這類無執照經營的私立宗教學校所發生的火患達211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