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月餅季,豆沙蛋黃酥仍然是今年大熱的「月餅」。相對於傳統的廣式和蘇式月餅,豆沙蛋黃酥綜合了二者的優點,口感更加豐富,而且豆沙的甜與蛋黃的咸搭配,甜咸適口,好吃不膩。用黃油代替傳統的白油,不但不影響起酥效果,還能為成品增添少許奶香。
用料:(30個蛋黃酥,每個60克的用量,皮餡比例1:1)
水油皮:麵粉(中筋粉)200克,黃油(發酵)80克,糖30克,全蛋液60克,熱水60克
油酥:低筋粉200克,黃油(發酵)120克。
餡料:豆沙餡(或蓮蓉)500克(油性,非裱花白豆沙),鹹蛋黃(真空裝,中小號,每個11克左右)30個,芝麻少許。
做法:
1. 製作油酥:將低筋粉和切成小塊的冷凍黃油混合,用手搓揉成團,靜置餳面20分鐘。
2. 製作水油皮:蛋液留一點兒烤的時候刷在表面上色用,剩的倒在盆中。將麵粉,和室溫軟化的黃油、糖混合。然後逐次少量加入熱水,用筷子拌勻後揉成光滑的麵糰,蓋保鮮膜靜置餳面20分鐘。
3. 制酥皮:將鬆弛好的水油皮(大麵糰)和油酥(小麵糰)用廚房秤分成若干個,水油皮18克一個,油酥12克一個。
4. 取一塊水油皮,兩手大拇指在內,其餘手指在外,邊捏邊轉動,形成一個中間凹的圓餅,把油酥團成球,放在中間。
5. 像包包子一樣包住,封口朝下。
6. 用兩手稍揉成長條,用擀麵杖小心地擀成長條。擀的時候用力要均勻,以免破皮。破皮的話容易混酥,就是不起酥分層。
7. 從一端捲起成卷。
8. 所有的麵糰都如此處理,蓋保鮮膜靜置餳面10分鐘。
9. 餳面的同時,逐個稱量鹹蛋黃和豆沙或蓮蓉,由於每個蛋黃大小不一,合計每個30克即可。
10. 包住鹹蛋黃。揉成團備用。
11. 餳好的面卷再次壓扁,擀成長條。
12. 再捲成卷,蓋保鮮膜靜置餳面10分鐘。同時預熱烤箱到180度。
13. 將餳好的面卷在中間用手掌立著壓一下,兩邊朝中間推。
14. 按扁,擀成片。
15. 將鹹蛋黃球放在上面。
16. 用右手拇指按住餡,左手虎口形成的圈不斷旋轉著擠壓皮,逐漸縮小封口。
17. 封口捏緊,朝下放置在鋪了油紙或矽膠墊的烤盤上。
18. 入烤箱中層,上下火,180度,烤25分鐘左右。
19. 烤至七八分鐘左右呢時候,表面刷蛋液,灑少許芝麻。
20. 取出後晾涼即可。
小提示:
也有的做法,先把鹹蛋黃泡白酒,再入烤箱烤。但是我覺得鹹蛋黃本身並不腥,選品質好的腌到出油的蛋黃,不管是真空包裝的,還是用鹹蛋剝出來的蛋黃,都可以直接用,不需要泡酒去腥再烤。那樣蛋黃失水較多,反而容易白芯。
用的黃油,最好選用發酵黃油,味道更香濃些。一般法國義大利產的黃油,大部分都是發酵黃油,像總統牌等。如果沒有發酵黃油,用普通的無鹽黃油也可以,並不影響起酥效果。
做好的酥皮最好一次性用完,或冷藏保存。但是容易混酥,所以儘量用多少做多少。做酥皮過程中,餳面很重要,充分餳面能使麵糰狀態更穩定,開酥層次效果更好。
和鹹蛋黃搭配的,可以用紅豆沙,蓮蓉,或者添加肉鬆,小塊麻薯等等,增加口感和口味,全看個人喜好了。不管用哪種餡料,水分都不要太多,不然烤的時候容易脹破皮,且影響起酥。
做好的蛋黃酥,需要用小塑料盒單獨密封好,否則容易回潮。最好儘快食用,室溫下儲藏的話,甜味豆沙較容易發酸。但是儘量不要冷藏,蛋黃會反生,外皮也容易吸收盒內的水汽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