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楊振寧 到底值不值? 翁帆親自撰文,回應冷嘲熱諷~~

@ 2017-09-14

嫁給楊振寧  到底值不值? 翁帆親自撰文,回應冷嘲熱諷~~

翁帆親自撰文:嫁給楊振寧到底值不值?(圖)

 

  2017-9-14

 翁帆實際上早就回答了這個值不值的問題。答案非常清晰。

  翁帆在結婚之前,就早已知道在清華的別墅的產權屬於校方所有,2005年媒體曾經採訪翁帆的家人,報道中清清清楚的解答了產權問題。而且,楊振寧自從拒絕美國幾十萬美金的高薪聘請,受邀到清華執教之後,就把清華給他的所有的工資都捐獻出去。

  楊振寧參加所有的學術活動,幫助全國高校建設實驗室(按:自70年代開始,楊振寧一共為中國創建、推動4個高等學術科研中心,3個科研基金會,60座實驗室),全部不要一分錢報酬,完全是靠過去在美國教書的積蓄維持生活開銷(按:1977年,楊振寧就自費8000美金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督促卡特總統重視對華關係;1979年開始,楊振寧主動促成中美學術交流機制,每年選送中國年輕學者到美國培訓一年,由於當時貧困的中國拿不出經費,楊振寧抱病在紐約唐人街演講籌款,加上自己捐獻,終於促成學者出國,絕大多數人都回國成為單位技術骨幹)。

  所以,楊振寧不可能有太「驚人」的遺產給翁帆。翁帆跟隨楊振寧多年,一直陪伴他走南闖北,是完全知道楊振寧不拿工資報酬為中國科技事業服務的情況的。

  楊振寧除了在南京大學、蘭州大學、東莞理工等六個高校設立「楊振寧獎學金」,資助數以千計的貧困大學生(含研究生)完成學業,還陸陸續續,直接向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捐獻至少600萬美金(按照1:6匯率計算),其中包括價值120萬美金的美國住宅一套。而在翁帆與楊振寧結婚之前,楊振寧就已經捐獻了400萬美金。翁帆與楊振寧結婚後,又再次向清華捐獻200萬美金。這一筆筆都是有帳可查。

  

 

  據與楊振寧夫婦熟悉的三聯書店總編輯李昕,翁帆與楊振寧結婚後,對楊振寧照顧的細緻入微,楊振寧由於生病幾次住院,也是翁帆夜夜值守陪伴。可以說,楊振寧能夠高壽,翁帆要居功至偉。

  看看深圳新聞網的報道:

  翁帆結婚以後,將夫婦二人的存款捐贈給清華近200萬美元。翁帆和楊振寧並沒用去追求豪華生活,他們的家,裝修普通,陳設簡單,與一般平民無異。

  看看新華網的報道:

  2016年8月26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及夫人翁帆向中國美術館捐贈熊秉明雕塑作品3件。

  為什麼翁帆要嫁給楊振寧,原因十分簡單,翁帆的研究生論文曾打算寫《楊振寧的翻譯思想》,她本身就欽佩楊振寧的人品學識,就如同粉絲嫁給偶像,非常平常。雖然年紀差了一點,但人家你情我願。我打個比方:劉德華60歲了,假設劉德華現在是單身,一樣有18歲小姑娘願意嫁給偶像。翁帆也不是楊振寧的學生,楊振寧沒有為了私慾去包養女性,是合法的續弦,怎麼就不可以呢?

  

 

  再做一個邏輯分析:

  對翁帆而言:

  如果她是為了錢,翁帆嫁給有錢的中年人是不是成本更低,風險更低,更划算?

  註:楊振寧與翁帆結婚之前,已經至少向清華大學捐獻400萬美金(含紐約價值120萬美金住宅一套,有帳可查),他倆結婚後,楊振寧翁帆夫婦又向清華大學高等學術中心(即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前身)捐獻200萬美金。楊振寧在清華的住房是沒有產權的,翁帆在結婚之前就已經知道這點。事見《清華雜記》。

  由此可見:楊振寧翁帆的婚姻,不是我們想像中建立在利益之上。

  所以,要問嫁給楊振寧值得嗎?這個答案只有翁帆可以回答。實際上,翁帆已經悄悄回答過了。

  

 

  今年,楊振寧加入中國籍的事情被媒體曝光後,出現了針對他的冷嘲熱諷,認為他是「精明」。翁帆就此在《中華讀書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對丈夫予以辯解和維護,說明了真實情況。文章的標題叫《楊振寧的傻與精》。文章內容如下:

  今年3月2日晚,鳳凰衛視《鏗鏘三人行》就楊振寧先生放棄美籍一事進行討論。三位主持人有許多客觀的正面看法,可是其中說到有人認為楊先生為人很「精」,這與我所認識的楊先生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卻是完全相反的。下面我舉幾個例子:1、楊先生於1971年夏天回新中國探親訪問。回美國後在許多地方,包括許多大學和好幾個中國城,做了介紹新中國的演講,介紹「中國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引起轟動。他的舉動也讓美國中央情報局多次找他「談話」。2、1970年代後期楊先生出任「全美華人協會」會長,向美國社會介紹新中國,強調中美建交的必要性,遭到國民黨駐美國機構的辱罵。他當時這樣做,是承擔著一定的政治風險的。3、1978年中央領導向楊先生徵求關於建造高能加速器的意見,楊先生知道,當時這個項目已經被作為國家戰略發展計劃之一,有關方面非常期待他表態支持。但是他認為,中國在「文革」結束、百廢待興之時,可做的事情很多,大加速器項目不是當務之急。於是他不附和任何人的意見,而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堅決反對這個項目上馬。4、2016年多名外國諾貝爾獎得主建議中國造超大型對撞機,楊先生於9月初在網上發表一文《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又引起許多同行的不滿。他知道寫這樣的文章會得罪人,但是他必須說真話。楊先生做人做事,總是客觀秉承著對與不對的原則,個人的利益從來沒有在他的思考範圍內,也從來沒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明哲保身態度。我看到的楊先生不是很「精」,而是非常地「傻」。(文/翁帆)

  各位朋友,看見了嗎?翁帆勇敢的站出來,維護自己的丈夫。您說翁帆自己認為值得嗎?如果不值,她為什麼維護一個沒有什麼錢的楊振寧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