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亞難民恐怕被迫要在藤加查爾島這片土地貧瘠、每年都有水患的孤島定居。
最新消息 :為躲避緬甸境內暴亂而逃往孟加拉國的羅興亞穆斯林難民,讓孟加拉這個貧窮國家面臨龐大的壓力,左右為難的政府如今有意將難民全部集中在一個偏遠的島嶼。
緬甸若開邦自8月25日爆發新一波暴力衝突以來,已有超過30萬名羅興亞穆斯林難民湧入鄰邦孟加拉國。另外,早已在孟加拉國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地區人滿為患的聯合國難民營落腳的難民,有30萬人左右。
法新社報導,難民暴增讓孟加拉國當局不堪負荷,必須尋找土地搭建更多的難民收容所,其中包括生活條件困難、無人居住的藤加查爾島(Thengar Char)。儘管部分羅興亞領導人和聯合國官員不願意,但也只能被迫接受。
藤加查爾島最近改名為巴贊查爾島(Bhasan Char)。孟加拉國政府已經請求國際社會支援,將羅興亞難民移送到這座島上。
位於梅克納河(Meghna)河口的巴贊查爾島,從距離最近、有人居住的松迪布島(Sandwip)船程要一個小時,距離孟加拉國最大的哈提亞島(Hatiya)船程則要2個小時。
不過,由於孟加拉灣經常遭受熱帶氣旋侵襲,巴贊查爾島很容易被洪水淹沒。
事實上,孟加拉國政府對於緬甸一直無法解決這場危機感到不滿,總理哈西娜曾暗示該國絕無義務接受羅興亞難民。「羅興亞人也是緬甸國民,一定要回家。」
她周一在國會上發言時稱:「如果有必要,我們會對緬甸提供一切的支援,好讓她能安然解決這場困境,以及將她的國民重新安置回家。」
另一方面,緬甸外交部周一晚發表聲明說,政府將向所有「因恐怖襲擊而遷移」的民眾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聲明稱:「所有遷移民眾都將獲得人道主義援助。一個由政府領導的與紅十字機構合作建立的機制已經在開展人道主義援助活動。緬甸歡迎東協成員國及其他國家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