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三國有名的軍事家,他的謀略可以說沒有人能夠相比,他的忠心無人能比為了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表言之切切,情之深深讓人感動。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劉備建立蜀漢政權。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蜀漢的滅亡,諸葛亮也脫不開干係。
六出祁山,七擒孟獲被老羅描寫的繪聲繪色,讓人看得津津有味。如果你生在當時的蜀國,恐怕就笑不出來了。
劉備伐吳失敗,耗盡國力,也因此病死白帝城。劉備223年病死,從225年到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原,蜀國先是南征然後北伐,戰事不斷。蜀國在三國中地盤最小,人口最少,實力最弱。
劉禪即位後,本應利用蜀地之險,改弦更張,休養生息,徐圖大計。但是諸葛亮頻頻發動戰爭,專挑硬柿子捏,雖然戰果頗豐,卻均無功而返。使本就虛弱的蜀國,雪上加霜。
劉禪即位後,諸葛亮事無巨細必躬親,內政軍事一把抓。諸葛亮個人能力雖強,卻無識人之能,凡事親力親為,無形中阻礙的人才的發掘和培養。連打二十軍棍的懲罰,都親自盯著看,他的擅權、專權由此可見。
「君閒臣忙國必興,君忙臣閒國必衰」,作為蜀國的掌舵人,你把水手的活都幹了,當驚天駭浪拍過來時,還能誰能站出來。到姜維北伐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也就不奇怪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雖然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神化,但他的才華和能力還是有共睹的,可他的缺點對蜀國的傷害,也是不容小視的。
諸葛亮的能力不容忽視,但是他的看人的本領就不如劉備了,不然劉備能夠三請諸葛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