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富與1600妹妹分享
我們到底要看文告季報還是年報 ?怎麼從它們之間拿資料呢?
基本面第七堂課 - 文告季報年報 (二)
**********************************************************************
希望大家看了這個基本面第六堂課 - 文告季報年報 (一),如果還沒又看,請按以下 link 去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2004…/permalink/2016013165276752/
**********************************************************************
文告,可以每一天看,但是,是看重要的文告,看看那家公司有公布重要的文告,我們再因此而繼續了留意股價走勢
留意股價走勢是看看有沒有莊家造勢
因為我們都是通過基本面分析尋找 「成長主題」
但是我們不肯定是否這個 「成長主題」 是莊家接受的主題嗎?
因此我們需要通過技術分析,來驗證是否有 「走勢」
因為股價走勢代表了有莊家
基本面分析也仰賴我們本身去分析所帶來的成長因素是長期還是短期;或
到底公司所說的成長策略,都 「已經在做著」 ? 還是如果還沒有做,那有說明幾時做嗎?如果說是8年後才做,那當下目前的業務是否健康?等等
太遠的目標,股價可以不必急著進;
我們要的就是近期內能夠讓業務成長 / 改變的因素
**********************************************************************
此外,過去3個月里 「重要」 的文告都會記載在季報 ;
以及,過去 1年里 「重要」 的文告都會記載在年報;
那重點來咯,
我們到底要看文告季報還是年報 ?怎麼從它們之間拿資料呢?
我們假設以
a. 2016年和2017年各自的12月為財政年 Financial Year End,
b. Q1 代表 第一季度的季報-代表3月季報
c. Q2 代表 第二季度的季報-代表6月季報
d. Q3 代表 第三季度的季報-代表9月季報
e. Q4 代表 第四季度的季報-代表12月季報
f. 假設會計期間 (Accounting Period)是3月,6月,9月,12月
文告是每一天的公布,但我們只是專注重要的文告 (牛股最早的影子來自文告)
5個月的文告,只要重要的文告都會記載在每一個季度的季報;
怎麼說呢?比如說,3月季報是在5月里出爐,那就是代表記載著1月到5月重要的文告。
那我們何必去過濾回過去那麼多文告呢?就看季報就好啦,只要在季報看到重要的,那才去文告那裡尋找相關日期的文告。要記得,在季報里,如果提重要的文告,都會提文告相關的公布日期,所以我們可以以這個日期去尋找相關文告,再下載文件來過濾資料
所以明白了嗎?
再來,如果假設目前公司只是在5月公布了3月季報,但目前假設是在7月
那我們會選擇閱讀3月的季報來看看1月到5月有什麼重要的文告,如果沒有,那就可以去讀 ,就是說我們要過濾的文告是從6月開始。除非第二季度的季報 (Q2) 在8月出爐了,那我們就只是需要 :
a. 閱讀Q1季報來看看1月到5月里有什麼重要文告(事件)
b. 閱讀Q2季報來看看4月到8月里有什麼重要文告 (事件)
明白了嗎?
而年報的意義是,
我們不必要去看過去一整年裡的 「文告」和過去1整年的季報了,因為過去一整年裡的重要文告和季報都會在年報里提
年報里那一個部分最重要 ?
季報里那一個部分最重要?
我們下一個目標將會討論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以KRONO 公司為案例,
看圖來自文告
黃色塗鴉的是季報 (6月的季報),那最遲公司必須在2個月後公布,就是8月最後一天是期限讓公司公布這個6月的季報,但是KRONO公司選擇7月最後一個星期早早提交季報 ~
標籤 A的文告日期是在季報公布後的日期 ~ 所以不會在季報內提到~
標籤 B 的文告日期只要是在6月季報的範圍內,都會提到重要的文告在季報里 , 就是指說 :
a. 6月季報是包含 《前面》2個月的業績表現,也就是4月+5月+6月的業績
b. 而後6月季報是在 《後面》2個月的期限內必須公布季報,也就是 7月+8月
所以 4月+5月+6月+7月+8月 的重要文告都會在季報內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