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軍工圈
來源:察網時評(qianjunb)
面對俄羅斯和阿薩德的進攻,IS(伊斯蘭國)在敘利亞戰場已呈潰敗之勢。9月5日下午, 敘利亞政府軍攻入被IS占領長達3年的代爾祖爾市,迎來打擊IS的又一次階段性勝利。對美國而言,如今最佳的應對策略是果斷止損。據俄羅斯媒體爆料,美國已陸續從敘利亞撤離了IS的高層精英,這些被美國安全撤離的、有豐富戰爭經驗的IS精英,很可能用於美國新的主要的戰略方向--中國。這需要引起中國高度警惕。
一、誰是全球最大的恐怖主義?美國協助IS骨幹精英撤離戰場
美國保護IS骨幹精英安全撤離的消息,由俄羅斯軍事外交人士向俄新社透露,俄羅斯媒體向全球披露。這一消息疑似來自俄羅斯軍事和情報機構。消息人士向俄媒體披露:
這一消息被美國斷然否認。
隨後,俄羅斯政府人士直接出面指控美國協助撤離IS。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防與安全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弗朗茨·克林采維奇在Facebook發文稱:
克林采維奇指出,全球媒體報道的恐怖分子從「似乎被聯軍包圍的拉卡市」撤離的通道,即是明證。俄羅斯軍界人士所透露的美軍保護IS頭目撤離代爾祖爾的消息,應當不是空穴來風。即便美國方面否認了這一消息,那麼我們也不能排除消息屬實的可能。
正如克林采維奇所言,歷史上美國為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經常選擇與伊斯蘭極端組織深度合作,推翻進步政權。例如,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為了對抗蘇聯在阿富汗扶持的進步政權,向以塔利班和本拉登為代表的阿富汗聖戰組織提供了從武器、培訓到金錢的大量支持。
1983年,里根在總統辦公室會見阿富汗聖戰組織領導人
從小布希時期開始,美國在中東的戰略目標旨在遏制俄羅斯與什葉派,因此,美國故伎重演,採取諸多秘密行動扶植遜尼派極端勢力來消滅什葉派的伊朗-敘利亞,而這項政策導致同情「基地組織」的遜尼派穆斯林極端主義團體到美國的大力支持。
在最近的敘利亞代爾祖爾戰役中,被俄羅斯空軍炸死的伊斯蘭國的「戰爭部長」古爾穆羅德·哈里莫夫,曾在2003年至2008年間3次在美國黑水的基地接受特別訓練。
IS骨幹精英與美國的秘密關係,外界所知甚少,但可以從一些關鍵情報中看出端倪。
IS此前的一號人物、首領巴格達迪曾在美國監獄中獲得優待,並在美國監獄中策劃「伊斯蘭國」。巴格達迪在美國設在伊拉克南部的監獄待過一段時間。美軍海外監獄以虐囚聞名,不過,美軍虐待的主要是那些鐵桿反美的恐怖分子,而那些反對俄羅斯、中國、伊朗的恐怖分子,則經常得到美國的優待。就是在這段「自由」而「有身份」的監獄日子裡,「他(巴格達迪)所主導的一個新策略正在(美軍)眼皮底下發起,那就是組建『伊斯蘭國』。」
IS此前的二號人物、軍事總指揮官塔爾漢·巴迪拉什維利(Tarkhan Batirashvili),是美國特種兵在喬治亞特別訓練出來的明星將領,前車臣造反英雄,是2008年夏「抵抗俄國侵略」的前線軍官。來自車臣、懷有根深蒂固反俄思想、受美國訓練的軍隊已經成為IS的重要軍事力量。據外媒報道,美國中央情報局報告說,車臣每年有數千名准聖戰畢業者,這些人中有數千人加入了「伊斯蘭國」。
再回顧敘利亞戰爭以來美國的行為:扶植敘利亞國內反對派武裝,打擊IS不力,打擊敘利亞政府軍卻很有力,「誤炸」平民,指責真正出力打擊IS、保護平民的俄羅斯……並且,屢屢在IS遭受重創難以支撐時,將矛頭掉轉指向敘利亞政府軍。
美軍轟炸平民
例如去年9月17日,美國領導的反恐盟軍對代爾祖爾一處敘利亞政府軍據點進行了持續一個多小時的強力轟炸,炸死炸傷200多名敘政府軍士兵,事後美國方面聲稱這只是「無心之過」導致。在軍事技術上無比先進的美軍會發生多次「誤炸」,而且持續那麼長時間,事後又對自己人毫無追責,美國實際要打擊哪一方,維護哪一方,已經很清楚了。
今年4月,美軍又重新彈起「化學武器」的老調,對敘利亞政府軍基地發起了比對IS基地嚴厲得多的打擊。正如俄外長拉夫羅夫說的,「只有恐怖分子將從美國對敘利亞空軍基地的打擊中獲益。」美國的這些行動,只會助紂為虐,為苟延殘喘的IS再續一段小命,讓敘利亞政府和人民遲遲不能從亂局中擺脫。
數年來,IS在全球策動了多起恐怖主義襲擊,製造了大量嚴重踐踏人道主義的血腥屠殺,美國對這些毫不在意,相反,僅僅因為IS契合美國在中東圍堵俄羅斯與什葉派、捍衛美國石油霸權與軍事霸權的戰略,便頻繁對IS等極端恐怖主義勢力提供武器、物資和培訓,乃至到了IS全面潰敗的今天,美軍依舊想方設法保留IS的骨幹火種,為IS撤離提供方便。從這可以看出,誰才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恐怖主義勢力。
二、禍水東引:撤離的IS頭目將被美國送到何處利用?
俄羅斯消息人士認為,美國撤離IS骨幹精英,「以便今後在其他方向對其加以利用。」
哪個方向呢?
從美國的一系列戰略布局看,美國將IS等恐怖主義勢力禍水引向中國的可能性最大。
首先,IS在中東潰敗,美國或在敘利亞戰場上尋求與俄羅斯達成戰略妥協。
代爾祖爾之後,IS武裝分子在敘利亞的力量大為受挫。俄空天軍在最近一次行動中消滅IS「戰爭部長」和「代爾祖爾阿米爾」等重要頭目,不僅是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軍在打擊國際恐怖主義中獲得的戰略勝利,也是」伊斯蘭國「在精神和軍事上的嚴重失敗」:「消滅恐怖分子高層指揮官將重創恐怖分子的士氣和意志。」
從整個中東地區來看,俄羅斯的軍事介入十分有效。自今年7月9日伊拉克收復摩蘇爾開始,「伊斯蘭國」在各個戰場都開始敗退。另一方面,美國的軍事力量並沒有進一步跟進,而是執行了止損策略:美國總統特朗普叫停了一項中央情報局實施4年的支持敘利亞反對派的秘密項目,國務卿蒂勒森提議取消支持敘利亞反對派的特使,特朗普和頂級戰略專家基辛格等人頻繁出面緩和美俄關係。隨著俄美兩國在敘利亞南部達成停火協議,阿薩德政府在政治上更加穩固,軍事實力也進一步恢復。短期內,IS很難在中東重新壯大。
其次,特朗普政權強化重返亞太、強化圍堵中國的戰略逐漸明確。
特朗普上台以來,推進薩德,支持莫迪政權挑起中印對峙,推進「美台軍艦互停」和「對台軍售正常化修正案」,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兵鋒直抵中國一帶一路的關鍵要地阿富汗等,都是圍堵中國的實質動作。
特朗普政權強化了自己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有可能延續小布希、歐巴馬與塔利班、基地組織合作的戰略路線,把從中東敗退的IS等恐怖主義勢力轉移到阿富汗,將阿富汗打造成一個恐怖主義訓練基地,其目標不僅僅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實施破壞,或許還包括向我國新疆、西藏、雲南等地方輸送恐怖主義勢力,進行滲透與分裂。
在本拉登去世後,基地組織與美國達成某種戰略默契,而旨在分裂我國的東 突勢力也與基地組織加強了合作。在IS肆虐中東期間,東 突勢力也相繼前往中東參與訓練和戰爭。根據位於華盛頓的智庫「新美國」2016年的報告,除了沙烏地阿拉伯和突尼西亞外,新 疆是為「伊斯蘭國」輸送最多外籍武裝人員的省份。如今,伊斯蘭國轟然倒塌,美國戰略東移,東 突勢力向東部回流將是大機率事件。
第三,歷史上,西方國家曾實施禍水東引戰略
借鑑歷史戰略經驗,美國為了遏制和分裂中國,扶植極端勢力將成為合理選擇之一。在中國東邊,美國不斷縱容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坐大;在西邊,美國與各種反華勢力、IS和「東 突」等國際暴恐組織在反華問題上存在共同利益,這形成了美國將恐怖主義「禍水東向」的政治基礎。
由美國著名的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主辦的《外交事務》(英文原名:Foreign Affairs),為美國國際事務及外交政策研究領域最權威、影響力最大的學術雜誌之一,該雜誌披露:
由此,我們可以預測,假如美軍護送IS頭目撤離的消息屬實,那麼,不排除美軍將殘餘IS勢力和其他恐怖主義勢力禍水東引,從而給中國增添麻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