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秋季應該如何應對寶寶的各種問題?都在這裡!

@ 2017-09-10

立秋之後,氣溫開始有所變化,天氣也開始變得有些乾燥。寶寶適應能力降低,皮膚稚嫩,與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現口乾舌燥,需要做好保建工作。

秋季保健小知識

幼兒園秋季保健措施

訣竅1 給寶寶多喝水

秋高氣爽,寶寶應該多喝白開水,不宜喝飲料。如果寶寶排斥白開水,可以試著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等。在幼兒園裡時,老師也會著重強調小朋友多喝水。

平時多給寶寶吃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肴的鹽分,並保持寶寶體內水分平衡。

訣竅2 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食物應該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鹹的食品,鹽分太多容易加速體內水分的散失。熱量過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熱性水果,如荔枝、桂圓、橘子等,也應儘量少吃。

訣竅3 呵護寶寶皮膚

在給寶寶擦拭或洗臉時宜選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擦洗。每次清洗完畢後,需用含有天然滋潤成分的兒童護膚品。

寶寶的嘴唇容易乾裂。應先用濕熱毛巾敷在寶寶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後塗抹潤唇膏。寶寶鼻腔內的黏膜比較容易乾燥,可用棉簽蘸生理鹽水滋潤鼻腔。

訣竅4 忌食冷食物

中醫認為「寒涼傷脾」。即使體質好的寶寶也不能天天吃冷飲。除了限制冷飲以外,從冰箱拿出的飲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溫下15分鐘後食用。

訣竅5 冷水鍛鍊

秋季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寶寶對冷的適應能力。冷水鍛鍊要循序漸進,先用與體溫接近的水,然後逐漸降低水的溫度。洗完後用干毛巾擦乾。冷水沖淋適合3歲以上的兒童,動作要迅速,浴後用干毛巾擦至皮膚輕度發紅為止。

訣竅6 預防腹瀉

入秋後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病高峰期,又稱秋季腹瀉,主要累及3歲以下寶寶。一定要把住「入口關」,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給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訣竅7營養調理

多給寶寶吃牛奶、豆製品、魚、肉等高蛋白飲食。多補充玉米、全麥麵包、小米、黑米等五穀雜糧,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如菠菜、蘿蔔、胡蘿蔔、芹菜、花菜等,也應增加。總之,要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做到平衡飲食,才能減少秋季發病。

訣竅8 及時打預防針

及時預防接種,防範季節性高發的傳染病。一般在注射疫苗後至少一個月,才能在寶寶體內產生抵抗傳染病的抗體。

秋季保健小知識

幼兒園秋季保健小知識

1、秋季不要給孩子添加過多的衣服,睡覺時也不要蓋得過厚。加上後不容易減掉,因為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只能是越加越多,到了真正的寒冷季節,就沒辦法再增加了。最好的辦法是與孩子穿一樣厚薄的衣服,您靜坐時不感到冷,孩子就不會冷,雖然孩子沒有大人耐寒,但孩子始終是在運動狀態,即使是睡著了也不會安靜。在平日的生活中,幾乎沒有哪個父母或老師給孩子凍著了,他們都很會給孩子保暖。

2、每天為孩子準備長短、厚兩套衣服到幼兒園,讓老師根據天氣變化給孩子增減衣服,當孩子已經出汗時,不要馬上脫掉衣服,應該讓孩子靜下來,擦乾汗水,等到孩子不再是汗流浹背時,脫掉一件衣服,再放孩子去玩。

3、秋燥食粥最適宜,粥具有清火養胃健脾之功效,把它與一些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共同煨食服用,對於改善秋燥症狀大有益處。

4、應該讓孩子多喝溫白開水,這樣不但可預防感冒,更重要的是對小兒胃腸道和肺部有益。

5、培養孩子穿衣、穿襪、穿鞋、洗手洗臉、擦汗等自理能力和主動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感受的表達能力。

6、對孩子進行安全衛生知識教育,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自我防範意識。

7、讓小兒到大自然中去鍛鍊,有氧鍛鍊是提高機體抵抗力的好方法,可大多數父母都是怕孩子凍著,很少有怕孩子熱著的,早早就給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蓋上厚厚的被子,天氣剛剛有些涼意,就閉門閉窗,這無異於剝奪了孩子在大自然中鍛鍊的機會。

8、當幼兒患感冒時,應對症下藥,不要亂服過多的抗感冒藥,抗感冒藥多數是針對流涕、噴嚏症狀的,當服用感冒藥後,症狀減輕了,但呼吸道黏膜卻乾燥,不但不能清除病毒,還可使細菌乘虛而入,發展致下呼吸道感冒,就像不嚴重的咳嗽,尤其是痰多時不宜服用鎮咳藥是一個道理。多休息、多睡眠、多飲水、適當退熱、注意護理、勤看醫生是治療感冒、預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好方法。

9、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被傳染。

10、注意休息,保證孩子的午睡和晚上睡覺的時間和質量,運動適量,動靜交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