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很少人看過的「30年代塑膠玩偶工廠」黑白照,才看第一張我就差點顫抖到要喊出來了…

@ 2017-09-09

幾乎每個孩子的床頭都擺放著一個玩偶,這些可愛的娃娃能夠輕易擄獲人們的心。但舊玩偶也是恐怖電影中的必備角色,每次出現都能讓人寒毛直豎。如果你的噩夢主角是小丑、變種蜘蛛等等,說明你的生活很不錯,想像一下生活在1930年代到1950年代的孩子們吧,他們走進玩偶工廠參觀的一刻,就進入了噩夢之中。

因為技術不發達,那個年代玩偶工廠的氣氛很怪異。這些融化的塑膠玩偶頭部能夠讓人想起一些不好的畫面。

塑膠娃娃的臉原來是這樣製作的,生產過程真是簡單直白。

這是生產玩偶各個部件的模型,看起來就像古老的刑具。

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參觀,真的不會做噩夢嗎?

初步生產出來的娃娃被堆放在一起,等待進一步加工。

工人為娃娃的五官添色,每一張臉都是同一個模樣。

娃娃活動的眼球是這樣製作的,睫毛也要修剪整齊。

吊掛著的娃娃四肢,真像恐怖殺人狂的收藏室。

為了測試娃娃的品質,工作人員會這樣做。

每天給無數娃娃畫五官,非常考驗人的耐心。

小朋友很喜歡這些娃娃,但它們還沒有組裝完畢。

這下孩子們知道娃娃可愛的五官是怎樣出現的了。

工人正在整理娃娃的頭髮,這是生產過程中重要的步驟。

在這種地方躲貓貓真的好嗎?這麼多娃娃都在看著呢。

小丑娃娃也很受歡迎,那個年代小丑還是歡樂的代名詞。

等待組裝的娃娃頭部,逼真程度超過你的想像。

為了讓娃娃更加逼真,工人需要做很多加工工作。

幫娃娃穿上衣服後,它們就能進入千家萬戶了。

這是經典的塑膠娃娃,雖然很硬,但看起來很真實。

在成年人看來,這些黑白照展示的場景非常恐怖,但孩子們可能不這樣想。他們很喜歡這些生產娃娃的工廠,裡面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趣味。在孩子們眼中,娃娃只是可愛的玩具,與恐怖電影沒有關聯。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到這些黑白照,感受1930年代到1950年代玩偶生產的過程吧。

本文經過授權請勿轉載,看更多文章請到 bomb01.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