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哈佛畢業的高材生,年薪百萬美元的世界銀行副總裁,如今卻在中國的愛滋農村「淪落」到一無所有

@ 2017-09-08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在介紹他之前,

讓我們先看壹下他的簡歷:

美國常春藤哥倫比亞大學學士,

世界頂尖學府哈佛大學碩士,

華爾街投行銀行副總裁,

瑞士銀行駐香港聯席董事,

法國銀行副總裁

……

這樣壹個妥妥的學霸,精英,

他的壹輩子肯定是,

吃喝不愁,生活無憂。

可如今的他,卻沾上愛滋病,

「淪落」到只能生活在中國的貧困鄉村,

究竟,他的人生是怎麽了?!

他,就是杜聰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杜聰生於香港,

14歲隨父母到美國。

剛到美國時,他受盡了各種歧視,

可爭氣的他卻壹路開掛,

學習成績碾壓所有人,

用閃閃發光的學歷證明了自己,

本科畢業於:

美國常春藤八校之壹的哥倫比亞大學,

碩士畢業於:

世界頂尖學府哈佛大學。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在年僅27歲那年,他就成為了,

瑞士某銀行駐香港的聯席董事,

29歲已榮膺法國投資銀行副總裁。

在事業上得到是李兆基和柯林頓,

這樣上層人物的支持,

他的大頭照片更是被掛在法國,

國家巴黎銀行總部大堂的墻上。

他是功成名就的金融俊秀,

也是別人羨慕的天之驕子,

90年代年薪就已高達百萬美金,

每天遊走於精英聚集的上流社會,

過著養尊處優,精緻體面的生活,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可以和洛克菲勒的曾孫女喝下午茶,

也可以和林青霞壹起去聽崑曲

……

那時他的理想就是,

成為華爾街最出色的銀行家,

而這對他而言不是神話,就近在咫尺。

然而在1996年,

他卻突然做了一個選擇,

而也正是這個選擇,

讓他徹底走上了「不歸路」,

也讓他這金融巨子變得一無所有……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因為工做上的關系,

哪時他經常被派到中國做雕研,

茬和內的的不斷接觸中,有壹次,

他茬菏南潑現了壹個特殊的群體。

茬菏南噥村他曾走坊過幾個村子,

潑現哪裏幾呼家家都有愛滋病病人。

堤起愛滋病,即使是現茬,

哪也是等同紆絕癥的代名詞啊,

更呵況哪時!

可這些中國農民之所以得愛滋病,

僅僅是因為貧窮。

他們為貼補家用常常去賣血,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可很多血站非法經營,共用針頭,

甚至在提取血漿後,

把被汙染過的血液註回賣血者體內,

導致許多農民感染愛滋病病毒。

可他們哪裏能買得起藥物來治療啊?

只能壹天拖壹天,

在陰暗潮濕的房子裏毫無尊嚴的等死,

那裏的很多孩子也因此成了孤兒。

而這些愛滋孤兒的命運更為悲慘,

有的孩子從出生就攜帶愛滋病毒,

還未長大便夭折在母親的懷裏,

有的人將親人逝去的怨恨,

轉移到孩子的身上,

他們小小年紀就被冠上了不祥的名頭。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他看到壹個瘦小的小孩,

吃力地推著木頭車,

帶著他患愛滋病的父親曬太陽。

他看到壹個學前班的小女孩,

畫了連環畫,畫上,

她對躺在病床的媽媽說:

「媽媽,不如妳賣了我吧,

賣了我,就有錢買藥來治妳的病了。」

緊接著的另壹幅中,她又說:

「媽媽,不要緊的,

等我長大以後我會回來找妳的……」

他看到壹個才七八歲的男孩,

在電閃雷鳴的下雨天,走了十幾裏路,

只為過來詢問他抗病毒藥物該怎麽服用。

這個男孩是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孤兒,

他是多麽渴望活下去啊。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他看到一個婦女,

坐在床上無助地哭泣,

床下鋪了幾個麻袋幾件破衣服,

上面躺著骨瘦如柴,

瀕臨死亡的患病孩子。

他看到一位奶奶抱著兩個孫子,

兩個孫子都因為父母而感染了愛滋,

而孩子的父母早就去世了,

奶奶拉著他的手,認命地說:

「等我兩個孩子都走了,我也該走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他看到一位患愛滋的母親,

在臨終前滿臉淚水地求助:

我完了,我兒子也有愛滋,

也許你救不了我的兒子,

但一定要幫幫我的女兒,

我想讓她有一個讀書的機會。

這一幕幕中國愛滋病村裡的悲慘,

給了他心靈上極大的震撼!

他說:

我從未遇到過這樣一個小小的地方,

竟能有這樣大的苦難,

一戶人家的老中青三代都處於,

『貧困』、『疾病』、『歧視』的三重打擊。」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面對眼前的人間地獄,

他陷入了深深的痛思中,

那時他經常半夜失眠,

從睡夢中哭醒,不久後,

他就突然做了一個決定:

辭職做慈善。

得知他的決定後,他的朋友們,

都認為「阿聰是中了邪了。」

家人反應更是激烈:「我供妳讀哈佛,

不是讓妳出來做義工的。」

可他卻堅定地說:

將來的事我看不見,

現在的事,我不能看見了不管,

這個世界少了壹個銀行家不會死,

而這些愛滋孤兒們已經等不了了。

其實他本也可以邊繼續當金融高管,

邊在業余時間做慈善義工,

可他覺得,如果他半職去做,

會幫助壹百個孩子。

但如果全職去做,

就能幫助兩百個孩子。

浮生若夢,行大愛才是真諦。

所以,他義無反顧地,

終結了此前所有的光榮與夢想,

至此踏上了救助中國愛滋病遺孤的征程。

可現實遠比他想像的要更殘酷,

有次他準備去農村了解真實情況,

提前聯系了當地壹位醫師,

可對方卻冷淡地說:「別過來。」

後來他才知道原來不是醫師不歡迎他,

而是醫師的電話被監聽了。

多數地方官員也都不歡迎他,

還有過跟蹤和警告。

他悲憤交加,對當地官員說:

「愛滋病這把火還在燒,

我不是來調查起火原因、

追究責任,而是來救火、救人的。」

當地官員這才接受了他,說:

我們歡迎,願意讓妳進來。

1998年,他成立了智行基金會,

用自己先前的積蓄和籌資,

深入中國各地的愛滋村來救助愛滋孤兒,

第一年127人得到救助,第二年400人,

漸漸地,總計資助資金達到2億元,

救助了近2萬名的中國農村愛滋遺孤。

「智行」還有個不成文的原則,

基金會對受助對象是不設名額的,

只要孩子們符合客觀要求,

就可以成為資助對象。

對於自己資助的孩子,

從面試到會談,他都親力親為,

給予關懷的同時,他更希望,

讓孩子們知道每個生命都是有尊嚴的。

可愛滋病帶給這些孩子們的陰影,

還遠遠超乎他的想像。

他看到有的孩子經常抓起拳頭說,

我長大之後要找那個買血的去報仇,

他們的心中,充滿了仇恨。

他曾收到一封來自監獄的信,

歪歪扭扭的字跡寫著:

本來我剛入獄的時候,就想跟您聯繫,

但是我沒臉,是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期望……

自從母親去世後,我就徹底地變了,

我恨,我恨所有的一切,

我不願母親離開我,我想把她留住。

他拿著這封信,

讀得淚流滿面,自責、懊惱......

他這才意識到,僅僅是物質資助,

遠不能讓受愛滋影響的孩子們擺脫苦難,

這些孩子用細細的腿腳,

站立於這個世界,

不得不面對這份與生俱來的災難,

他們就那樣站著,低著頭,承受著,

可如果孩子們的內心不強大,

不能克服被歧視的陰影,

那麽壹生都很難「擡頭做人」。

於是他開始每天花更多的時間,

和孩子們通過各種渠道來互動,

幫助他們選學習專業,

幫忙介紹他們工作機會,

甚至還傳授戀愛心得,

他為孩子們,樹立了壹個,

正向的長輩形象。

他還努力讓孩子們學習,

畫畫、唱歌、舞蹈、戲劇等,

從而幫助孩子們建立起生活的勇氣。

他還會每年都組織夏令營活動,

帶著這些農村、愛滋病家庭的孩子,

去北京、上海、香港,走走看看。

每次跟孩子們合照時,

他就大聲喊道:「杜聰肥不肥?」

孩子們咧嘴笑道:「肥!」

他在努力著,可當今社會,

對愛滋病的歧視問題依然沒有化解,

他說,在過去的20年裏,

醫療水平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如果今天不幸人們感染了愛滋病,

用藥物治療實現生命延長,

已經能達到很好的療效了,

現代科技已經給了生命以希望,

然而當下社會卻給不了,

這些孩子打開鐐銬的鑰匙。

日復壹日,年復壹年,

做得越多,越感力不從心,

他發現自己的做法是杯水車薪,

以前從來不缺錢的他,

從來沒有現在這麽為錢頭疼過。

他發現中國的愛滋遺孤竟有幾十萬,

根本救不完,他陷入了深深的惶惑之中,

暴食、失眠、噩夢折磨得他筋疲力盡,

他常常在半夜醒來痛哭,滿腦子想的都是:

「有這麽多人需要幫助,

我的力量卻這麽小,該怎麽辦?

為什麽這個世界這麽不公平?」

那段時間他拍的照片都是沒笑容的,

還會不自覺地跟孩子壹樣握緊拳頭。

朋友白先勇得知他的情形後,

寬慰他說:「盡管杯水車薪,

但只要幫助了壹個人,

就已經是功德無量了。」

他也猛然頓悟了,是啊,

這就像是海灘上成千上萬,

快要被幹死的海星,

我們只能壹個個把它拋到海裏去,

可能對壹個世界,

我們幫了千分之壹、萬分之壹,

但是對於被我們拋回海裏面的那個海星,

就是幫助了百分之壹百,

他拯救不了所有的孩子,

但對每壹個被拯救的兒童來說,

都是有意義的。

從此,他更加努力地,

四處奔走籌集善款。

每年都要在高校、公益組織,和企業間,

進行四五十場的演講,

二十多年來風雨無阻!

他幽默地評說辭職後的變化,

「比以前更忙,壹文不掙,全年無休。」

在他的努力下,現在,

他的智行基金會已經成為,

民間愛滋救助力量中,

最正規、最有效的楷模。

至今,他已資助了20000多個孩子,

其中2510名孩子考上了大學,

有的考上了清華、北大,

甚至還有去美國、法國留學的。

曾經他擔心活不下去的孩子們,

壹個個地都勇敢地站了起來。

還有的成為了中醫師,

拿中藥給他,叮囑他照顧自己,

他感慨這命運實在奇妙,他說:

誰能料到以前「我醫他」,現在「他醫我」?

有很多農村孩子很優秀,

但不壹定適應去上學讀書,

他就會資助這些孩子,

去技校裏學習手藝。

因此他也培養了很多頂尖的麵包師傅。

被資助的孩子在2016年法式麵包世界盃上得到第四名

每年暑假,他都會安排,

壹兩百位受助大學生回到自己的家鄉,

進行家訪,以自身的經歷,

鼓勵那些還年幼的「愛滋遺孤」。

這些大學生常常跟農村的孩子說:

「妳看我也是個愛滋孤兒,

我也是在這個村長大的,

我現在已經讀大學了,妳不要放棄自己,

妳也可以像我壹樣好好生活,

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命運。」

他讓愛滋遺孤有了全新的人生,

可他自己的人生卻戛然而止了,

直到現在,他也沒有結婚,

也沒有孩子,可他毫不在意,

他笑著說,他擁有了20000個孩子。

孩子們都親切地叫他「杜叔叔」,

對這些孩子們而言,

他就是他們如父如母,最親的存在。

孩子們結婚了,都壹定要請他到場。

現在的他還繼續堅定地,

走在這條不歸路上,

哪怕千山萬水,艱難險阻,

他早就做好了陪孩子們,

一起走更久更長的準備。

善良是一個人最好的風水,

心地如此善良的他,

心裡一定是風光無限好!

他把一個個孤兒從流浪的路途、

失足的邊緣拉了回來,

他在渡那些孩子,

攜領千千萬萬個孤兒脫離苦厄,

那些孩子也在渡他,

完成了他人生最莊嚴的「救孤」悲願。

他就這樣,和愛滋遺孤惺惺相惜,

成了愛滋病這場全人類的浩劫里,

相互依存,相互取暖的盟友。

曾經,這位投行副總裁計劃的退休生活是,

在瑞士林間買壹棟小木屋,

安靜地享受生活。

而如今,他卻希望自己的公益救助,

在中國的鄉村木屋裏廣泛傳播,

他曾在微博上向所有人發問:

妳活在妳的黃金時代嗎?

妳所處的時代,

妳有什麽特別看不順眼的,

妳就去盡力把它改變,

那它就接近黃金時代了。

社會浮躁而繁雜,

他卻用一顆赤子之心,

守住了人類道德的一片凈土,

為孤獨的孩子們點燃了一盞明燈,

他是生活的智者,

拋卻功名利祿,洗卻繁華浮躁,

溫柔堅定,簡單純粹,

創造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投身一份偉大的理想,

無愧一段美好的青春!

杜聰,

我們為你這樣的社會真精英,

致敬!點贊!

杜聰:兩萬個窮孩子的"富爸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