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寶寶要怎麼刷牙嗎?寶寶刷牙的步驟有哪些呢

@ 2017-09-05

寶才兩歲,就已經開始有牙齒壞掉了,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其實除了飲食習慣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好好清潔牙齒。那麼,小孩刷牙有什麼步驟呢?

 

刷牙有什麼步驟

1、先刷上下排牙齒的外側面,把牙刷斜放在牙齦邊緣的位置,以兩隻三顆牙為一組,用適中力度上下來回移動牙刷。

2、刷上下牙齒外側時,要將橫刷、豎刷結合起來,旋轉畫著圈刷,即上牙畫M「形,下牙畫W」形。

3、然後再刷牙的內側,重複以上動作

4、刷牙門內側的時候,牙刷要直立放置,用適中的力度從牙齦刷向牙冠,下方牙齒同理。

5、要刷咀嚼面,把牙刷放在咀嚼面上前後移動。

另外,刷牙還必須堅持三二制「,即每天刷3次,注重晚上睡前的那一次,牙齒的3個面(頰、舌、咬抬面)都要刷到,每次刷牙要認真、仔細地刷3分鐘。

 

孩子長牙順序圖

 

讓孩子擁有一口好牙的方法

 

2-6歲 口腔清潔:20隻乳牙已經全部長出,媽媽應從2歲起為孩子備有一支牙刷,每天讓孩子早晚刷牙。

飲食習慣:每天定時進食三餐,要注意適當的分量。儘量少吃零食,正餐之間最好只讓孩子喝白開水。

口腔檢查: 每隔半年至一年帶孩子檢查一次口腔,從小進行定期檢查有助於培養孩子與牙醫之間的良好關係,形成正確的護齒觀念。

6-12歲 口腔清潔:從6歲開始,「六齡牙」出現,乳牙開始脫落,恆牙開始長出,進入了一生中護齒最重要的換牙時期。

飲食習慣:餐前一小時吃葡萄、蘋果等水果。少喝碳酸飲料,少吃漢堡包、巧克力、甜餅乾、奶糖,尤其不要睡前吃。飯後、零食後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幫助堅固牙齒。

口腔檢查:在換牙過程中出現任何口腔困惑,須帶孩子去專業的牙醫處進行診治。「六齡牙」孩子可到口腔科進行窩溝封閉(在磨牙窩溝上塗一層粘結性樹脂),以保護牙釉質不受細菌及代謝產物侵蝕,增強牙齒抗齲能力。

 

12歲以後 口腔清潔:除了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外,還可配合其他的口腔護理工具全面護理牙齒,比如使用牙線,牙線使用的最佳時機是晚餐後睡覺前。使用牙線後必須漱口,將脫落的碎屑沖洗乾淨。對於牙齒間隙大的或不能熟練使用牙線的小朋友,推薦牙間刷或者牙線架進行清理。

飲食習慣:選擇含糖量比較低的食物,如粗糧、核桃、牛奶、玉米、花生、青豆、蘋果、胡蘿蔔、芹菜、白菜等食物等。同樣的糖量,一次吃完比幾次分吃,對牙齒的傷害要小。

口腔檢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口腔檢查。牙齒排列不整齊可找牙醫幫忙,預防齲齒很重要。

三、請警惕的壞習慣

 

舌頭 亂舔 :孩子在換牙期間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常用舌頭舔鬆動的乳牙或新長出的恆牙,從而形成吐舌頭或是伸舌頭的壞習慣。舌頭常在上下牙之間形成局部開合,牙齒之間會出現縫隙。

咬嘴唇:如果經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頜向前突出。咬下嘴唇則會導致上前牙凸出,下頜後縮,上嘴唇會變得厚而短,呈張開狀態,牙齒外露。

偏側咀嚼:孩子在乳牙發展的後期容易出現偏側咀嚼習慣,由於乳牙脫落,一側牙齒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響,所以只能用另外一側咀嚼。這會造成面部左右發育的不對稱,而不常咀嚼的一側因為缺少食物的沖刷更容易堆積牙垢,出現齲齒和其他牙周疾病。

咬東西:很多孩子喜歡啃手指甲或者咬衣角、袖口、被角、枕角及吮吸奶嘴等,因為在咬這些物體的時候一般總固定在牙齒的某一個部位,因而容易形成牙齒局部的小開合畸形。

不良睡眠習慣:有的孩子習慣在睡覺時把手肘、手掌、拳頭等枕在一側臉的下方,或是喜歡經常用手托著一邊的腮部,這些習慣對於孩子頜面部的正常發育及面部的對稱性都有影響。

亂剔牙:孩子如果形成了剔牙習慣,牙縫會慢慢變寬,食物容易嵌進牙縫裡。另外,剔牙的牙籤如果不衛生,在剔牙時牙齦的黏膜被剔破後細菌進入,可能會形成感染。

刷牙的好處

1、預防心臟病和中風

紐約州立大學研究發現,清除牙結石、牙根整平術及抗生素凝膠治療牙周病(牙齦腫脹)可大大降低C反應蛋白和纖維蛋白原的水準,而這些蛋白都會增加心臟病危險。澳大利亞雪梨牙科醫院完成的另一項研究發現,70名嚴重牙病患者在接受拔牙治療之後,炎症蛋白水準也大大降低。其機理是,牙病細菌會隨著牙齦出血點進入血液系統,在人體主要器官造成新的感染,並導致血管堵塞危險增加。同理,牙病也會增加中風危險。一項為期15年、涉及9000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攜帶牙齦卟啉單胞菌(牙周病主要致病菌)抗體的婦女,中風危險增加兩倍。

2、降血壓

雅典大學心臟病專家的一項研究指出,慢性牙周炎與血壓升高及高血壓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

3、減少肺病

研究發現,口腔衛生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之間存在關聯性。美國牙周病學會稱,口腔細菌及其他細菌會進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部,並導致炎症反覆發作。

4、預防糖尿病

美國全國糖尿病與腎病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牙周病病情與糖尿病死亡率之間存在關聯性。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研究發現,糖尿病會增加牙周炎危險,牙周炎會加大血糖控制難度。

5、正常生育

研究發現,有牙周病的婦女,早產率更高。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研究顯示,牙病會導致前列腺素水準升高,增加早產危險。研究發現,妊娠不足35周的孕婦接受清除牙結石和牙根整平術治療後,其早產危險降低84%。

6、強壯骨骼

患牙周炎的人,與牙齒相連的骨骼也會發生骨質流失,導致牙齒脫落。牙病可能還是骨質疏鬆症的早期信號之一。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粉絲團【媽咪想知道的事】 ,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