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永遠不乏張口就說謊的騙子,不過你又自信能夠分辨出哪些真話,哪些是謊言嗎?以下就是透過騙子的潛意識行為歸納出的特質,只要他符合下列幾點,就很可能是在說謊喔!
1. 騙子會避免提到他自己。
說謊:「廚房的杯子破了!」
真實:「我不小心打破了杯子。」
當騙子扭曲事實真相時,他們往往會避免談到自己。在敘述過程時,他們會利用第三人稱進行,讓自己跟事件本身保持一段距離。
2. 騙子的言論大多是負面的。
說謊:「抱歉我遲到了,我被卡在一個該死的車流中,都是因為路上這些笨蛋!」
真實:「很抱歉,我會有點晚到,我塞車了。」
騙子撒的謊大多是負面的,因為他們會對自己的謊言有潛在的愧疚感,所以會佯怒作為發泄。
3. 騙子的解釋大多很單調。
說謊:「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沒通過藥物測試。」
真實:「我犯了一個錯,而且我該為此負起責任。」
騙子傾向用簡單的言語去解釋一切,因為他們的大腦會抗拒去說一個更複雜的謊,畢竟要精心計算出虛假的判斷和衡量等太困難了。
4. 騙子講話會顛三倒四。
說謊:「我不認識這些竊賊啦!你以為我會對這種白痴有興趣嗎?」
真實:「庭上,在晚間竊案發生時,我正和妻子還有小孩一起。」
儘管是簡單幾句話就能解釋的事,騙子卻傾向把它說得很複雜。他會加入很多沒必要和看似合理的細節,來讓他們的謊言合理化。
番外:
如果你沒有注意到對方語言上的漏洞,但仍然懷疑自己被騙的話。有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去觀察對方的眼睛,因為說謊會讓人緊張,導致心跳加速、瞳孔變大。
人類對於說謊都有一些共同的心理,因此這樣的內心活動也會表現在外表上。即使是說謊技術在純熟的騙子,也無法完全隱藏自己行為上的這些特徵喔!
潛意識,是指那些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能變為意識的東西,比如,內心深處被壓抑而無從意識到的慾望。正是所謂「冰山理論」: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卻對其餘部分產生影響(無意識)。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它主動地對人的性格和行為施加壓力和影響。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領域時運用了決定論的原則,認為事出必因。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夢、口誤和筆誤,都是由大腦中潛在原因決定的,只不過是以一種偽裝的形式表現出來。由此,弗洛伊德提出關於無意識精神狀態的假設,將意識劃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
其他與弗洛伊德同期的著名精神分析學者對潛意識有一些不同於弗洛伊德的看法,例如榮格把潛意識分為個人潛意識及集體潛意識;阿德勒就覺得潛意識中最核心的不是弗洛伊德提出的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而是自卑感與優越感。比較後期的精神分析學者弗羅姆就提出了社會潛意識。使精神分析學更全面。
有人對「無意識」概念進行辯護,不允許人們將之稱為「下意識」或「潛意識」,認為是錯誤的,容易引起誤解:所謂無意識,它一方面包含著種種因潛伏而暫時不為意識所知,其他一切都與意識活動一樣的活動,另一方面又包含著種種被「壓抑」的活動,假如這些活動變成意識活動,它們肯定與意識中其他種種活動形成鮮明的對照,與「下意識」或「潛意識」不同。